河南睢县:小芦笋种出大产业
11月23日,商丘市睢县潮庄镇郭庄村的芦笋种植基地里,一派繁忙景象,刚刚栽植完芦笋苗的田地里,近百名村民正忙着往地里套种移栽洋葱苗,田间地头编织出一派农忙好“丰”景。
芦笋产业具有经济效益好、带动增收能力强等特点。近年来,睢县潮庄镇结合产业结构调整,组织干部群众多次实地考察芦笋种植,经过审慎研判,示范带动,积极推广,实施“一乡一业,一村一品”,建立了芦笋产业园、芦笋基地,目前已发展芦笋种植专业村5个,种植面积达10000多亩,亩均收益一万余元,提供就业岗位约5000个,群众每年增收近亿元,成功申请注册了“中国芦笋小镇”品牌。
“像俺村吧,我自己就带头流转了200多亩地发展芦笋种植,今年又扩大规模了,旁边那几块地昨天才刚栽种好芦笋苗,这几天正在套种洋葱,不能让土地闲着。”潮庄镇郭庄村党支部书记张防振告诉记者。
芦笋一年种植,多年收益,可连续采收10—15年。考虑到芦笋间作大、生长周期慢等特点,张防振通过向农技专家请教,了解到芦笋地里可以套种低杆作物,所以决定在自家芦笋地里套种洋葱,等到明年5月,芦笋开始发芽时,洋葱也将迎来采收期——立体种植新模式,芦笋、洋葱双丰收。“保守估计这样套种的洋葱一亩地能采收一万五千斤左右,按照正常市场行情,收这一茬洋葱的钱,起码能把流转土地的地租钱赚过来了,相当于我们芦笋地的亩产值也提升了。而且不管是芦笋还是洋葱的栽种、管理、采收等都需要大量人手,能给附近的群众提供不少就业机会,一举多得。”张防振乐呵呵地算起了这笔账。
张防振与当地种植大户通过选育优质品种、引进先进技术,带动了村民的种植积极性,获得了更多的订单,小芦笋成为当地的致富产业。
“我们将继续把芦笋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统筹谋划,明晰芦笋产业发展‘路线图’。立足特色资源,按照规模化发展、产业化经营和标准化生产要求,着力打造万亩芦笋产业高质高效现代化种植基地,力争打造出一条高附加值的芦笋产业链,带动更多村民稳定增收的同时,助力村级集体经济蓬勃发展。”潮庄镇党委书记吴金梅告诉记者。
截至目前,按照“南笋北椒中果蔬”农业产业布局,睢县已发展芦笋种植面积5万多亩,建成了“芦笋三产融合示范园”。
据了解,下一步,睢县将按照“两园两区一市场”的发展规划,坚持“三链同构”,推动集群发展,提升芦笋新品种选育园和芦笋育苗园,建设芦笋精细加工产业园和芦笋速冻厂,形成标准化芦笋冷链物流市场,助力乡村振兴。
(夏先清 魏剑侠)
上一篇:洛阳偃师区:小银条延伸产业“长链条”
下一篇:河南修武农特产品亮相2023中国天津投资贸易洽谈会暨PECC博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