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规模化猪场 疫病防控技术要点

阅读量: 4,559

春季规模化猪场 疫病防控技术要点

4,559

春季气温逐渐回升,但总是乍暖还寒,猪群易出现不良应激;春季也是细菌、病毒、寄生虫等开始活跃的季节,猪群容易生病。那么,春季规模化猪场如何防控猪疫病,从而减小经济损失呢?2月16日,记者对河南省“四优四化”草畜水产专项成员、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畜牧兽医研究所研究员王克领进行了采访。

王克领说,春季是猪病尤其是传染病的高发季节,一旦发生,危害巨大。猪群疫苗防疫是猪场疫病防控最有效的措施。养猪场应制定完善的疫苗免疫制度,根据猪场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制定猪群免疫程序,切实做好猪瘟、口蹄疫、伪狂犬病、流行性腹泻等重要疫病的免疫接种工作,使猪群保持较高免疫水平。在防疫接种工作中应特别注意:一是疫苗的检查,包括生产厂家、批号、有效期、注意事项等内容;二是在疫苗注射过程中注意严格消毒,在给每头猪注射疫苗后需更换一个针头,避免交叉感染;三是注射针头大小要适宜,注射部位要正确,注射深度要到位;四是在防疫前准备好肾上腺素等抗过敏药物,以防过敏反应的发生;五是详细记录疫苗领取、使用情况。

做好猪群的药物保健工作,对控制细菌性疾病发生十分重要。对不同饲养阶段的猪群定期使用不同配方的药物组合进行保健,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减小疫病发生概率。

在选择猪饲料方面,需注意什么呢?王克领说,猪许多疾病的发生都与其机体免疫功能失调有关,而营养不均衡直接影响机体免疫系统的发育和功能的发挥,科学全价的营养能增强机体对疾病的抵抗力和抗应激能力,一定程度上减小患病的风险。进入春季,猪体抵抗力较弱,需要根据猪的品种、生理阶段、饲养环境等因素,提供不同营养标准的优质全价日粮,来保障生猪的健康,这样才能保障猪群的抗病能力。

早春气温变化大,是猪流感、腹泻的高发季节。做好猪群的防寒保暖工作,能显著降低疾病发生的概率。猪场应根据不同猪群进行分舍管理,给不同猪群提供适宜的舍温。一般情况下,产房舍温应控制在20℃~24℃,新生仔猪保温箱温度应控制在32℃~35℃,保育仔猪舍温应控制在20℃~24℃。春季气温逐渐回升,在做好防寒保暖工作的同时,可以在晴朗无风的中午适当增加猪舍通风换气的次数,有效降低舍内氨气、二氧化碳等有害气体的浓度,减少猪群的不良应激。

猪病种类多,复杂多变,一旦发生,危害严重。猪场工作人员尤其是饲养员和兽医要勤观察,早发现,做好记录。有条件的猪场要定期采集样品做好疫病检测评估工作,既要掌握疫苗免疫的合格率及猪群的健康状况,又要了解场区一些重要病原的活跃情况,及早发现并淘汰隐性带毒的猪,从而净化猪群,防止疫病传播蔓延。

王克领最后强调,春季昼夜温差大,不良应激因素多,环境病原微生物多,导致猪群容易爆发不同的疾病。因此,在春季疫病防控中,一定要遵循“营养健康是基础,优良环境是保障,防疫保健是重点”的原则。

( 马君珂 )

分享到

菜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