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发展难题,汇聚顶尖智慧。9月28日,河南省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调研启动会在郑州召开,11位两院院士领衔10个调研组,将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高端装备制造、粮食生产数智化等河南发展关键课题开展深度调研。这场汇聚全国顶尖智力的调研,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的具体落实,也是为河南“十五五”规划谋篇布局、破解发展难题的创新之举。
此次调研课题的确定,历经“广泛征集——反复论证——精准筛选”三重环节,最终聚焦10个方向,个个瞄准河南高质量发展的“关键处”与“薄弱点”。
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领域,中国生态学学会副秘书长刘焱序直言,河南段面临“产业发展与生态保护”“发展强度与资源承载力”两大核心矛盾,“信息资源分散、跨区域协同不足、科技支撑薄弱,这些问题亟待解决”。省科技厅副厅长潘刚表示,黄河治理“难在系统协同”,当前河南在智慧黄河建设、水沙调控技术等方面仍有明显短板,亟须院士专家团队给出系统性解决方案。
产业升级领域同样面临着痛点。中国工程机械学会常旭华指出,河南高端装备制造业虽有郑煤机、中铁装备等龙头企业,但“智能控制系统、精密传动部件等核心技术仍受制于人”。中国有色金属学会陈瑞润则提到,河南材料产业“大而不强”,金刚石、碳化硅等优势材料的高端化、绿色化转型仍需科技赋能。中国电子学会曹三省表示,河南电子信息产业虽迈入万亿级,但“科技成果转化率较低,高端人才缺口较大”,结构性矛盾显著。
民生与安全领域的需求也尤为迫切。中国农业机械学会李瑾认为,作为“中原粮仓”的河南,粮食生产面临“气候变化与资源约束双重压力”,数智化技术如何与农田生态保护相结合,成为保障粮食安全的新课题。中国生命科学联合体邹丽雪则指出,河南省人口老龄化率为18%~20%,但每千人口执业医师数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数智医疗如何下沉基层,是缓解医疗资源不均的关键”。
为让调研更接地气、更具实效,河南省课题牵头单位结合工作实际,为调研组提供了“需求清单”与“路线图”,确保智力支持精准对接本土需求。
在粮食生产数智化领域,省农业农村厅一级巡视员马万里建议调研组“深入豫北、豫中南不同生态区”,既要走访种植大户了解技术应用痛点,也要对接农业科技企业掌握最新解决方案,“不能只谈技术先进,要算清楚投入成本与实际收益,让农民用得上、用得起”。
针对低空经济这一新兴赛道,省发展改革委二级巡视员赵新民提出具体需求:“河南通航与无人机如何错位发展?‘十五五’期间产业布局该如何规划?希望专家能够结合河南交通枢纽的优势,提出可落地的路径建议。”在新能源领域,省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副局长李勇刚聚焦“产储用一体化”,建议重点评估微电网项目经济性、退役设备回收利用等问题,“旨在为河南碳达峰找到绿色低碳的现实路径”。
针对“河南省现代水网与内河航运融合发展研究”课题,牵头协调单位明确提出要重点关注贾鲁河连通工程、沙颍河航运枢纽运营等项目,“河南要从‘经济通道’迈向‘通道经济’,内河航运的作用不可或缺,但水资源利用与航运发展的协同仍需突破”。这些建议让调研不局限于“纸上谈兵”,而是直指实际工作中的“硬骨头”。
此次调研并非“一调了之”,河南已建立调研成果跟踪落实机制,力求将“智力资源”转化为“发展实效”。
省科协主席刘晓永在会议上强调,要加强“成果转化”,充分发挥调研的价值。要对院士专家提出的意见建议,分类梳理、逐项对接,力争把智力成果转化为具体项目、政策举措,扩大调研“溢出效应”。同时要以此次调研为契机,加强与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深度对接,让“智囊团”的作用常态化、长效化发挥。
中国科协战略发展部部长申金升也对调研提出明确要求:“要拿出‘解决方案级’的建议,既符合国家战略,又切合河南实际。”他特别提到,调研要弘扬科学家精神,“敢于指出问题、善于解决问题,把论文写在中原大地上”。
智力下沉一线,动能迸发中原。10月至11月,10个调研组将深入河南各地开展实地调研,11月底前形成研究报告,为河南省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提供决策参考。这场跨越两个月的“智力赋能”行动,不仅将为河南破解发展难题提供新思路,更将为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注入新动能。
作者:河南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吕晓 文/ 杜勇/图
编辑:杜勇
审核:雷建树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