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党建 > 详情

科技与文化双轮驱动,助推中外青年学者交流合作

2025年8月25日| 浏览:1072次| 字体:
分享到: 

——第三届海峡两岸暨港澳中医药科技创新大会中美青年学者交流项目纪实

在第三届海峡两岸暨港澳中医药科技创新大会上,中美青年学者交流项目成为一大亮点。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青年学者与中国同行围坐交流,从实验室数据聊到中医典籍,从检测技术谈到健康文化。这场以科技为桥、文化为媒的交流,让不同背景的青年学者在碰撞中收获颇多。

科技赋能,文化搭桥:交流项目的缘起与设计

中美青年科学家交流项目的设立,缘于大会对国际化合作的战略考量。大会学术委员会主任、国家食用菌加工技术研发专业中心主任康文艺教授指出:“与前两届相比,本届大会最大的亮点是邀请了13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参会,国际化的范围有助于在全球传播中医药文化。”项目聚焦“双轮驱动”——科技与文化并重,旨在让美国青年学者实地了解中国的高校、科研平台及历史文化。


康文艺解释:“我们希望通过科技交流,让美国青年学者看到中国在药食同源领域的前沿研究;同时,文化体验能帮助他们理解中医药的深厚底蕴。”项目设计包括学术研讨会、企业签约对接及文化参访,如组织青年学生探访河南的历史遗迹。这一设计契合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副教授郝磊的观点:“科学研究的目标都是为了健康。中医药有几千年的文化沉淀,与最新科技结合,才能实现现代化。”

项目并非单向输出,而是双向互动。康文艺强调:“本次交流是一个起点,未来将继续推动青年学者互访、交换留学生和科研合作,让中美青年共同受益。”

互动体验,智慧碰撞:青年学者的收获与反馈

交流项目通过实地互动,让中外青年学者共享智慧。美国印第安纳大学的青年学者在参访河南后,分享了深刻印象。美国宾州印第安纳大学青年学者Madison Gribbin表示:“来到中国后,印象最深的是中国的发展非常迅速,科技和文化发展都令人吃惊。我们拍摄了很多照片,感受到了中华文明的源远流长。”美国宾州印第安纳大学青年学者Olivia JEAN表示:“在本次访问中,我们也感受到了中国人的热情好客。回去后,我要将这些分享给家人和朋友。”


科技交流同样收获颇丰。郝磊强调,科技无国界。科学是系统性的工作,不同思维结合能实现1+1>2。他观察到中国在中医药领域的开放态度:“本次会议邀请多国专家参会,是中国科技开放的体现。”北京理工大学副研究员梁阿新在新技术研讨环节分享了生物传感、人工智能在药食同源检测中的应用,他引用学生互动案例:“中美青年共同探讨多组学技术,让传统中药成分检测更精准。这种交叉创新,正是解决问题的关键。”

项目还促成了务实合作。康文艺提到:“美国青年学者对中国的食用菌资源、人工智能技术表现出浓厚兴趣。我们与企业签约,推动药食同源产业化落地。”美国宾州印第安纳大学青年学者Omid Keyhani表示,“中国学者对中医药的研究目标明确,团队合作效率高,这对我们的科研很有启发。”郝磊表示,中医药的科技成果最终会造福全人类,中美合作能加速这一进程。

展望未来,深化合作:双轮驱动的长效影响

交流项目的意义不仅在于当下,更在于推动长效合作。梁阿新指出,“国际交流证明中医药得到海内外高度认可,坚定了我们的研究方向。”他分享新技术应用案例:“通过生物传感和人工智能,我们解决了中成药成分不清晰的问题,让药效更精准。中美合作能加速技术推广。”康文艺教授则提出具体路径:“我们主办的《Food & Medicine Homology》(药食同源)国际期刊,搭建全球宣传阵地;同时,立足河南中药材资源优势,深化中外高校及科研院所与企业合作,通过产学研有机融合,推动中原中医药高质量发展。”

未来,项目将拓展为常态化机制。康文艺透露:“本次是中美交换项目的开端,我们正商榷交换留学生和联合科研,下一届活动将增加更多合作元素。”郝磊从全球视角展望:“医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人类健康。中美青年用不同方法解决复杂问题,潜力巨大。”项目也强调科普责任,如郝磊所言:“科学家应走到一线,用朴素语言普及健康知识,避免信息偏差。”

本届大会的中美青年交流项目,以科技为引擎、文化为纽带,搭建了中外学者互信的桥梁。康文艺表示,双轮驱动不是口号,而是通过实地交流,让青年学者在科技创新与文化共鸣中共同成长。随着后续留学生交换计划和期刊平台的推进,这一项目将为中医药国际化注入持久动力。


作者:河南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吕晓

编辑:杜勇

审核:雷建树

上一篇:河南省植物病理学会组织专家赴淇县开展玉米中后期病虫害调查及防控指导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