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基层 > 详情

科学“破茧”见未来 | 金水区科协将AI的种子播撒进山区课堂

2025年10月24日| 浏览:600次| 字体:
分享到: 
      在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全面推进县中振兴的战略指引下,郑州市金水区科协精准把握新时代科普工作的历史方位,持续深化“金”彩科普结对帮扶项目,以“科学破茧会”为载体,推动优质科普资源下沉,近日,金水区科协特邀来自河南农业大学的李文强博士,深入卢氏县实验高中与育贤中学,成功举办《未来已来》人工智能专题讲座。
      此次活动将“金”彩科普的服务范围从小学延伸至中学阶段,标志着项目实现了县域青少年科普教育的“全景式”覆盖。通过“魔法秀、实践团、破茧会”三大载体联动,为从儿童到青少年的各年龄段学生提供了与之匹配的科学滋养,实现了科普教育在卢氏县的精准触达与全域赋能。
      李文强博士以“2024年诺贝尔物理学奖为何颁给人工智能先驱”为引,生动揭示了AI技术背后的物理原理,强调基础学科对科技创新的支撑作用。

      他从人工智能发展历程切入,通过生活化案例将抽象概念具体化,帮助学生轻松理解AI本质。在核心技术环节,李博士通过实时编程演示,将普通摄像头改造成智能识别设备——当镜头扫过教室,屏幕实时标注出人像轮廓时,现场响起阵阵惊叹,让人直观感受到技术魅力的同时,也理解了算法实现的原理。

      “未来职业体验”将气氛推向高潮。借助AI生成技术,学生们看到了自己未来可能从事的职业画像,这种沉浸式体验既充满趣味,又引发了大家对职业规划的深入思考。
李博士总结指出,人工智能的每一次突破都离不开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的积淀。他勉励同学们扎实学习,珍惜当下:“今天掌握的每一个公式,都可能成为明天推动技术革命的关键力量。”

      郑州市金水区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作为全市科技志愿服务体系建设的试点单位,本次“科学破茧会”是科技志愿服务项目化运作的一次成功实践。未来,金水区科协将充分发挥科技志愿服务队的专业优势,以项目化为抓手,打造“菜单式”科普服务新模式。推动科技志愿服务从“单项活动”向“系统赋能”转变,从“资源输送”向“能力建设”延伸,持续提升科普服务的精准度和实效性,为培育青少年科学素养提供常态化、专业化支撑。

来源:金水区科协

编辑:杜勇

审核:雷建树

上一篇:永城市科协开展食品安全进校园科普宣传活动

下一篇:济源示范区科普专家服务团进校园 解锁“筷子里的科学密码”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