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全国两会召开时,科技与民生相关话题总能引起社会的热切关注。从科技养老的便捷美好,到智能监控的一目了然……代表和委员聚焦科技民生领域,围绕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提出了许多极具价值的建议和提案。如今,他们的期待正逐渐“走进”现实,悄然重塑着人们生活的方方面面。 六足导盲机器人。
(图源:上海交通大学)
毫米波雷达助力居家养老 养老话题一直是全国两会代表和委员关注的重点。
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花亚伟提出,要进一步推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在养老服务领域的应用,提高养老服务的效率和质量。 瞄准科技养老领域,众多科技企业、科研单位加大研发投入,推出了许多让老年人生活更便捷、舒适的科技成果。
在2024年中国家电及消费电子博览会上,华为技术有限公司展示了其研发的AI辅助康养传感器和以此为基础打造的AI康养解决方案。 AI辅助康养传感器具有坠床辅助监测、起夜离床过久监测、卧床过久监测、智能起夜监测、睡眠监测、跌倒辅助监测、有人无人监测、异常滞留监测等功能。
该传感器采用的毫米波雷达技术不具备成像能力,因此可以在实现多种监测功能的同时保护用户隐私。用户可以放心将其安装在卫生间、卧室等私密空间。 该公司基于AI辅助康养传感器打造的AI康养解决方案,构建了多维度的健康监测系统,可通过三级智能告警机制实现精准健康管理。
当监测到老人跌倒、长时间静止等高风险事件时,系统会启动一级紧急告警,通过预设的语音电话和短信通知紧急联系人;针对夜间异常离床、活动轨迹异常等中度风险事件,系统会启动二级重要告警,通过短信和App通知紧急联系人;如果老年人出现睡眠质量波动、日常活动量变化等基础健康指标异常,系统则会发出三级常规提醒,通过微信和App通知其家庭成员。
AI视频监控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食品安全是保障人民健康与社会稳定的基石,贯穿从田间到餐桌的每个环节。 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王立平提出,必须坚持以“零容忍”的态度严格监管执法,守护“舌尖上的安全”。 瞄准这个行业问题,AI视频监控技术已经在全国多地的餐饮店铺落地应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例如,中国移动通信集团上海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上海移动”)在部分餐饮店铺启动了“AI视联网+明厨亮灶”项目,可以实现对餐饮环境及操作过程的24小时不间断、高精度监控。
上海移动宝山分公司副总经理李增栋介绍,AI视频监控可以对后厨的违规行为进行精准识别,如相关工作人员未规范穿着工作服、未戴口罩、垃圾桶盖子未盖等都能被快速识别出来。在自动保留违规画面的同时,AI视频监控会向门店店主同步推送预警短信。除此之外,相关设备运用算法和模型,可为门店提供客流量与顾客消费习惯分析、食品安全与卫生状况评估、员工工作效率与合规性管控等服务。
除了监管餐厅的工作人员外,AI视频监控还会无死角覆盖整个店铺。例如,AI视频监控摄像头能够迅速捕捉老鼠的踪迹,及时通知管理人员采取措施,保证食品安全;动火离人、地面污渍等常见问题也能够被及时发现。
导盲机器人开启无障“视界” 我国目前约有1731万名视障人士,他们在日常生活中有诸多不便,需要更多关怀与帮助。全国政协委员杨洋在2024年全国两会上呼吁,积极推动科技助残和信息无障碍环境建设。
随着北斗导航、智能传感器和大模型等技术的突破,视障人士的出行方式正迎来革命性改变。 温州医科大学附属眼视光医院生物医学大数据研究所副所长、中国眼谷秘书长徐良德介绍,他和同事研发的智能盲杖可以利用多智能传感器信息融合,完成前方和上方障碍物探测,通过摄像头和云端视觉大模型为视障人士提供丰富的环境信息。智能盲杖具有智能闪光以及一键求助等功能,最大限度地保障视障人士的出行安全。
除此之外,他们还计划推出电子导盲眼镜,利用高精度北斗定位导航系统,让视障人士出行更便捷。 上海交通大学讲席教授高峰及其团队则将机器人技术引入无障碍领域。他们研发的六足导盲机器人的后方有1根盲杖,视障人士可以抓着盲杖跟随导盲机器人行走。
高峰介绍,这款机器人具有复杂地形稳定行走能力,可以自主通过台阶、楼梯、人行道、草地、砂石路面等,且具有视觉环境感知功能,能够通过自主导航行至目的地,并可以动态躲避障碍,识别红绿灯。视障人士可以向这款机器人下达“前往目的地”“走”“停”等指令,并通过机器人播报的语音获取环境信息。
作者:都 芃
编辑:杜勇
审核:雷建树
下一篇:毫秒级!中国科学家首次实现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