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金刚石为代表的超硬材料,已经成为先进制造业的基石,在全球科技与产业变革的浪潮中,正发挥着愈发关键的作用。7月26日,2025国际金刚石及相关材料应用大会在郑州举行。
与往届大会相比,本次大会加入了国际会议这一元素。北京科技大学、郑州大学、中原工学院等国内名校专家,与来自英国莱斯特大学、比利时哈瑟尔特大学、日本国立材料科学研究所等20多家海外机构的学者专家汇聚一堂,深入探讨超硬材料领域的前沿科技和发展趋势,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共谋发展,推动我省超硬材料产业向更高层次、更宽领域迈进。
省科协兼职副主席、郑州大学副校长、本次大会执行委员会主席单崇新表示,以金刚石为代表的超硬材料已经成为先进制造业的基石,在航空航天、半导体芯片、新能源汽车核心部件、生物医学等前沿领域发挥着重要支撑作用,是推动全球科技进步与产业升级的重要力量。河南作为我国超硬材料产业唯一的产业化基地,已形成完备产业链体系,部分产品和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这次大会汇聚了来自全球的超硬材料领域专家学者、企业代表与行业精英,为各国专家学者分享最新研究成果与前沿技术、推动企业间开展务实合作、助力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等方面,搭建了国际交流合作的桥梁。
“超硬材料是朝阳产业,虽然超硬工具仍处于发展初期,但前景广阔。”中国机械工程学会金刚石及制品分会名誉主委、河南工业大学教授王秦生认为,钻石培育产业亟需把外循环变为内外双循环,其关键环节就在裸钻加工。他对此提出建议,要抓紧壮大国内裸钻加工从业者队伍,培养大批工人和技术人员;要提高国内裸钻加工(切磨抛)智能化水平,实现智能加工替代人工;要进一步争取政策优惠,鼓励内销,加强内循环,解决国内裸钻环节这个制约产业链发展的瓶颈问题,以此建成完善的培育钻石产业链,实现毛石、裸钻、成品钻三个环节环环相扣,就有希望将“90%毛石生产”“90%裸钻加工”“90%成品消费市场”这三个90%留在中国。
纳米金刚石作为一种高性能功能填料,在提升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力学强度、导热性、耐磨性和功能性等方面具有显著潜力。河南联合精密材料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松娟就《纳米金刚石国际标准申请》进行了经验分享,她表示,金刚石生产企业要塑造产业优势必须深耕创新,不断优化产品性能,开发满足更高端、更严苛应用需求的新材料解决方案,同时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合作,携手全球产业链伙伴,共同推动标准的广泛应用,解决实际工程化问题,拓展聚合物复合材料的应用疆域,助力整个产业链提升技术水平与产品质量,共建规范、健康、繁荣的产业新生态。
金刚石被誉为终极半导体材料,其在高频、高功率器件中具有显著优势。对此,中国机械总院机科发展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研究员杨生荣指出,半导体磨削工艺与装备正加速向超精密、复合化、智能化方向演进,其技术突破需深度融合材料科学、装备工程与检测技术,以支撑摩尔定律的持续延伸及先进封装的苛刻需求。他表示,金刚石已在众多领域展现出了巨大的潜力,其关键核心技术研发涉及材料科学、物理学、化学等多学科领域。本次会议集聚学界翘楚和行业精英,为行业发展和同行交流提供了宝贵机会,为金刚石及相关材料的研究搭建了多学科、跨领域的交流平台,是一次推动产业合作与创新发展的重要契机。
省科协党组书记尹洪斌在致辞时指出,作为超硬材料大省,河南是人造金刚石的发轫之地,其产量占全球的80%,已成为河南一张闪亮的产业名片。他希望,以这次大会为契机,与会学者专家和企业家要加强交流,集众智、汇众力,为推动中国和全球超硬材料产业创新发展建言献策、赋能添彩。省科协将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聚焦“两高四着力”,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搭平台、聚人才、优服务、促融合,组织动员全省学会和广大科技工作者,围绕超硬材料重点领域,全链条推进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化,共同创造河南金刚石产业“点石成金”的传奇,以实际行动助力制造强国和制造强省建设,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
作者:河南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丰硕
编辑:杜勇
审核:雷建树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