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详情

事关科技创新、产业创新!河南重磅发文,行动计划公布→

2025年9月08日| 浏览:969次| 字体:
分享到: 

实施300项以上 

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专项 

集中突破一批产业“卡脖子”技术 

和行业关键共性技术 积极争创国家级创新平台 

…… 

      近日,省政府办公厅印发《河南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行动计划》(以下简称《行动计划》),明确实施五大行动,提出21条举措,以科技创新赋能产业创新,以产业创新牵引科技创新,加快培育发展新动能。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关于印发河南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 

      深度融合行动计划的通知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济源示范区、航空港区管委会,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行动计划》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落实。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2025年9月1日 

     

     明确发展目标

     加大研发经费投入强度 

     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互促共进,是发展新质生产力的一体两翼。 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需要明确的目标引领。《行动计划》提出,到2027年,全社会研发经费投入强度达到2.55%以上,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重分别达到27%以上、56%以上,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路径更加明晰,产业创新体系更加完善,具有河南特色和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竞争力明显增强。 
       突破产业“卡脖子”技术
     争创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    

      聚焦产业创新需求,我省将实施高质量科技供给策源行动。其中,“加强产业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是一项重要举措。 《行动计划》提出,健全科技计划组织模式和管理机制,完善科学家本位和产业需求导向的科研组织体系,强化有组织科研。持续优化“揭榜挂帅”机制,探索重大技术协同攻关新模式。在种业创新、食品加工、人工智能、先进功能材料、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绿色低碳、生命健康、无人机、具身智能等领域实施300项以上省级重大科技专项、重点研发专项,集中突破一批产业“卡脖子”技术和行业关键共性技术  

    《行动计划》还提出,争创各类国家级创新平台。主动对接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体系,推动我省优势科研力量融入国家实验室体系,争创国家实验室基地,争取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在我省布局。推动在豫全国重点实验室提质增效。积极争创国家新兴产业创新中心、制造业创新中心、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产业技术工程化中心等国家级创新平台。 
       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
       坚持产科教融通     

      创新型企业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重要载体,也是产业链中的重要一环。

    《行动计划》提出,强化创新政策协同,实施创新主体能力提升行动。梯次培育壮大创新型企业,加大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推动个转企、小升规、规改股、股上市。高质量推进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活动全覆盖,引导企业建立研发准备金制度,加快实现营收1亿元以上企业有研发机构、5亿元以上企业有标志性研发成果、10亿元以上企业有创新联合体、100亿元以上企业成为科技领军企业。   

      人才是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的关键。

   《行动计划》明确,推进高等教育扩优提质,加快“双一流”高校建设,动态调整“双一流”高校创建范围,争取更多高校和学科进入“双一流”建设范围。持续优化本科高校区域布局,努力实现本科高校省辖市全覆盖。 坚持产科教融通,实施产业人才梯次培育行动。探索产科教融合人才培养模式,深化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机制改革,完善人才供需对接机制,搭建产教融合育人特色平台,建设未来技术学院、现代产业学院、特色行业学院等新型学院,培育1—2个国家级市域产教联合体,建设一批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 
       畅通转化渠道
      打造产业链群品牌    

     如何打通科技成果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最后一公里”? 

    《行动计划》提出,着力畅通转化渠道,实施科技成果转移转化提质行动。优化技术转移转化体系,强化国家技术转移郑州中心和4个分中心功能,完善技术转移服务网络。推动专业性技术转移机构建设,建立技术转移人才培养体系,畅通科技成果转化专业职称晋升渠道。 改革科技成果产业化机制,探索构建产业立题、企业出题、人才答题、科技解题的协同机制,创新“科研机构+产业化公司”等成果转化模式。完善科技成果评价激励机制,将科技成果转化情况纳入岗位创新能力评价体系。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深入推进国家知识产权保护示范区建设,优化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和快速维权中心布局。

  

     《行动计划》还提出,突出特色创新优势,实施产业链群品牌打造行动。健全产业链群发展壮大机制。围绕农业强省、制造强省、数智强省、交通强省、文旅强省建设目标,完善重点产业链群培育机制和支持政策。开展标准提升引领传统产业优化升级行动,聚焦重点产业链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鼓励支持传统产业规模以上企业加快技术改造。 

      实施培育新兴产业打造新动能行动,培育一批各具特色、优势互补、结构合理的新兴产业集群。前瞻布局未来产业,支持郑州等地打造未来产业先导区。深化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壮大服务型制造新业态、新模式。

来源:河南发布

编辑:杜勇

审核:文成锋


上一篇:凌晨,发射成功!

下一篇:凌晨,海上发射成功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