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详情

成功开发!我国科学家在这一领域取得重要突破

2025年9月27日| 浏览:429次| 字体:
分享到: 

       日前,清华大学化工系教授张强领衔的团队在锂电池聚合物电解质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为开发实用化的高安全性、高能量密度固态锂电池提供了新思路与技术支撑。相关成果已在线发表于《自然》。


张强(左三)指导学生。图片来源:清华大学

当下固态电池在实际应用过程中仍面临两大难题:一是“固-固”材料之间因刚性接触导致的界面接触差;二是电解质难以在宽电压窗口下同时兼容高电压正极与强还原性负极的极端化学环境。

对此,张强团队提出“富阴离子溶剂化结构”设计新策略,成功开发出一种新型含氟聚醚电解质。该电解质通过热引发原位聚合技术,有效增强了固态界面的物理接触与离子传导能力,显著提升了锂电池的耐高压性能和界面稳定性。

得益于优化的界面性能,采用该电解质组装的富锂锰基聚合物电池表现出一系列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基于该电解质构建的8.96Ah(安时)聚合物软包全电池在施加1MPa(兆帕)外压下,能量密度实现跨越式提升,达到604Wh/kg,远超当下商业化电池。

此外,该电池在满充状态下顺利通过针刺与120摄氏度热箱(静置6小时)安全测试,未出现燃烧或爆炸现象,展现出优异的安全性能。未来,该研究成果有望为成熟的固态电池产品研发提供重要技术参考。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杜勇

审核:文成锋

上一篇:利用率逼近100%!我国科学家实现这一领域重大突破

下一篇:我国自主研制!重要装备上新!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