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详情

为守护好这一战略资源,我国实施一系列措施→

2025年10月09日| 浏览:300次| 字体:
分享到: 

近年来,油梨在国内市场备受追捧,我国油梨种植技术已取得突破。然而,云南省红河热带农业科学研究所油梨创新团队副研究员邓成菊告诉记者,油梨优质种质资源稀缺,产业主要依赖进口品种——“哈斯”。

热带作物种质资源被誉为热带农业创新和农产品供给安全的“芯片”。当前,全球种业竞争加剧、资源流失风险加大,如何守护好这一战略资源,成为热带农业领域的重要课题。

挂满枝头的牛油果。高佳尹 摄

近年来,我国在热带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取得显著成就,种质资源总量跃居世界前列,但在库圃保存、资源共享、人才培养等方面面临诸多挑战,保护与利用之路依旧荆棘丛生。
收集工作是第一道“关卡”。地形复杂、人迹罕至的偏远地区,往往成为种质资源收集工作的“盲区”。产权模糊、科研投入不足等原因,也使摸清种质资源“家底”越发困难。
此外,种质资源筛选、维护成本较高。例如油梨是木本植物,品种筛选和验证通常需10年以上。同时,收集的资源来自不同生态类型,在特定区域的适应性需逐一验证,增加了筛选难度。

与此同时,资源共享机制缺失,让科研人员陷入“各自为战”的困境。人才短缺,也正成为制约种质资源领域长远发展的关键短板。


研究人员借助显微镜剥取种质茎尖。

如何保护与创新我国热带作物种质资源?广西农业科学院园艺研究所所长李鸿莉举了“石硖”龙眼的例子。
在广西平南县,有一片由108株“石硖”龙眼树组成的母本园,它承载着近百年历史,是活态基因库。1927年,一位年轻人用优质野生龙眼枝条嫁接,培育出平南第一株“石硖”龙眼,后又栽培出108株母树幼苗。如今,平南县已成为全国最大的“石硖”龙眼生产基地。
保护和发展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不仅需要技术,更需要全社会形成意识并付诸行动。让科研人员欣慰的是,从濒危珍稀资源保护到种质资源可持续利用,从种质资源研发到产学研深度融合,我国实施的一系列举措,有望让热带作物种质资源保护与创新进入新阶段。

2024年12月,农业农村部介绍全国农业种质资源普查情况,强调对濒危资源开展抢救性保护;2025年5月,农业农村部印发相关措施,明确提出加快引进热带作物等资源,丰富育种研发的种质资源基础;2025年8月底,全国农作物种质资源信息平台上线试运行,旨在打破农作物种质资源共享障碍。


小滴玻璃化法超低温保存鸟巢蕨小液滴。

面向“十五五”,农业农村部农垦局已提前部署:热带作物产业将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坚持守正创新,发挥优势、弥补短板、强化弱项,持续深化热带作物生产体系、市场体系、经营体系和技术研发体系建设。

多家科研单位负责人表示,热带作物产业发展应深化产学研协同,让企业发挥主导作用,激发育种活力,构建“国家统筹+分级守护”的资源保护网。在国际合作方面,各地团队可依托“一带一路”,分享中国育种经验,助力全球粮食安全。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杜勇

审核:文成锋

上一篇:全球首个!我国这一领域实现重要技术突破

下一篇:全固态金属锂电池,重要突破!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