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详情

进入三伏天,“热中风”风险升高!高危人群请查收防护要点

2025年7月25日| 浏览:353次| 字体:
分享到: 

近日,全国多地开启“炙烤模式”,高温酷暑,当心“热中风”。中风是卒中的俗称,而“热中风”是指在高温天气(气温超32℃)时出现的“卒中”。哪些症状是“热中风”的表现?与中暑有何区别?往下看,一同了解↓

图片

预防“热中风”

气温超32℃时出现的“卒中”

研究表明,极端高温天气和极寒天气都会增加脑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根据卒中引起的出血或缺血的异常状态,一般可将其分为缺血性卒中和出血性卒中,“热中风”中的大多数属于缺血性卒中。

炎热天气下,人体出汗增多,血管扩张明显,若水分补充不及时,容易导致血容量不足,在血液浓缩的情况下,血小板易于聚集,就会增加血栓的形成风险。而高温容易导致人心情烦躁、易怒,从而引发血压波动也可能诱发卒中。

专家介绍,夏季频繁进出空调房间或让冷风直吹头面部,会使血管迅速收缩或扩张。老年人的血管弹性较差,受冷刺激易引发血管痉挛。这些因素相互叠加,导致高温天气成为卒中发作的重要诱因。


图源:AI生成

图片

“热中风”和中暑症状相似

有何区别?

       发生“热中风”时,可能会出现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症状,这些症状和中暑有相似之处。该如何区分“热中风”和中暑呢?

       中暑主要是体温调节功能紊乱,最早症状是脸红、眩晕,随后高热、出汗少甚至无汗,严重时昏迷,但无特定偏侧症状。


图源:微信公共图片库

       “热中风”是脑血管意外,会有突发的局部神经功能缺损,如偏瘫(一侧肢体无力或活动不灵)、偏身麻木、言语表达障碍(说话含糊不清、理解困难)、口歪眼斜、流涎、步态不稳等。一旦出现这些症状,应立即拨打急救电话。

        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内科主任医师 马青峰:“热中风”的高危人群,其实就是脑血管病的高危人群。如老年人,有高血压、糖尿病、高脂血症的人群,尤其是做过血管检查有脑血管狭窄的。

图片

判断是否为“热中风”?

记住这个口诀!

         专家介绍,如果出现疑似“热中风”患者,可以按照“一二零”口诀进行检查。如果有一项突然间出现问题,就应该及时拨打120。


图源:AI生成

  • 是检查患者面部是否出现不对称,如口角歪斜;


  • 是让患者双手举平,观察是否有一侧手臂无力或无法抬起;

  • 是注意患者的言语表达,是否含糊不清或突然失语。

专家介绍,卒中发生后的4.5~6小时是救治的黄金期。静脉溶栓及动脉取栓治疗能够最大程度减轻脑部损害,使致残率降低40%。等待救护车到来时,应注意使患者保持平静,避免情绪激动,要禁食、禁水,以防窒息。

图片

如何预防“热中风”?

注意环境温度及时补水

入伏后,天气会更加闷热,日常生活中该如何预防“热中风”?

  • 日常生活中要做好情绪管理,高温天尽量保持心态平和,避免情绪剧烈波动引发血压起伏。

  • 注意环境温度,避免在每日10时至15时高温时段长时间户外活动。

  • 合理使用风扇、空调降温,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5~28℃,并定时通风换气。

  • 天气炎热一定要及时补水,防止出汗较多出现脱水。

  • 来源:人民网科普

  • 编辑:杜勇

  • 审核:文成锋

上一篇:河南公布31家配备抗蛇毒血清医院名单

下一篇:紧急提醒!2285人中招,基孔肯雅热来袭!这份防蚊指南请收好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