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详情

战高温!沁阳全力“补水”助丰收

2025年7月30日| 浏览:447次| 字体:
分享到: 

      “今年天气高温干旱,还好我用了滴灌,以前浇地需要半个月,现在只要6天时间就可以普浇一遍。”种粮大户卫立波轻按地头开关,调配好的水肥混合液便顺着黑色滴灌带流向田地。

      近日,在沁阳市王召乡西申召村的高标准农田里,农技人员仔细查看玉米长势,并指导种粮大户卫立波利用滴灌节水技术进行灌溉。

      放眼望去,一条条黑色的滴灌带如同“毛细血管”般均匀地铺在地面,滴灌带每间隔30厘米都会有针眼般大小的小孔,玉米所需的水、肥从这里不断涌出,精准地输送至作物根部,保证每一株玉米都能喝上及时水,缓解高温干旱天气对生长的影响,确保秋粮稳产增收。

      “今年我一共流转了2300亩地,秋作物主要种的玉米,还有一部分大豆玉米复合种植。现在正是玉米拔节关键期,水肥不能少,这滴灌真帮了我大忙!”农户卫立波激动地说。

      农户口中的滴灌是水肥一体化技术的一个重要载体,水肥一体化技术的实现通常依托滴灌系统实现,滴灌的精准供水特性为肥料的高效输送提供了理想条件。在沁阳,除了滴灌,还有喷灌、淋灌等农业灌溉设施,针对降水少、持续高温的天气,农户们根据自家地块的土壤墒情进行抢灌。

      “近年来,随着沁阳市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和玉米单产提升项目的扎实推进,先进的农业灌溉设施得到大面积普及。截至目前,共发放水肥一体机2060套,覆盖种植面积15余万亩,节水灌溉更加方便快捷。大幅减少了高温干旱对秋作物生长的影响,目前我市秋作物长势良好”。沁阳市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吴双平介绍道。
       连日来,沁阳市农业部门与气象、水利、电力等部门沟通会商,及时了解苗情墒情雨情旱情,准确研判生产形势,指导农民科学抗旱,并做好机电井排查检修,做好用电保障,确保抗旱浇灌需要。
      考虑到近日气温依然较高,土壤失墒较快,沁阳市农业部门利用全市16个墒情自动监测站,重点对土壤的墒情进行监测,及时发布土壤墒情简报,并组织39名农技人员深入一线,根据土壤墒情、病虫情况等,为秋作物生长“把脉开方”。指导广大农户科学灌溉补墒,降低干旱影响。截至目前,沁阳市累计浇地76万余亩次,为秋粮丰收筑牢基础。

作者:韩田田 李治齐 马雨萌

编辑:杜勇

审核:文成锋

上一篇:灵宝市苏村乡:农民“小夜校” 乡村振兴“添动能”

下一篇:“小桂花,大产业”——河南农大“桂香溯源 产业赋能”实践团赴潢川探寻桂花产业赋能乡村振兴新路径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