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详情

“声”入人心,河南省“新时代宣讲师”走进沁阳

2025年7月31日| 浏览:405次| 字体:
分享到: 

      “林州人民在艰苦条件下创造了‘人工天河’,这种红旗渠精神值得我们学习,我听了宣讲后,深受鼓舞。”7月29日,在沁阳市委党校内掌声阵阵,学员赵晓晓在听过宣讲后激动地感言道。当天,河南省“新时代宣讲师”志愿服务宣讲活动在沁阳市委党校举行。此次活动邀请河南省新时代宣讲师、红旗渠干部学院特聘教授、名誉副院长李妲作为宣讲教师,百余名省市级文明单位志愿者、百姓宣讲团成员齐聚一堂,沉浸式聆听这场“精神盛宴”。

      宣讲中,李妲以“红旗渠精神的当代意义与启示”为主题,用一个个带着温度的历史故事、一组组详实具体的案例,从三个维度深刻阐述了红旗渠精神对当下的启示,为大家带来了一场精神洗礼。

      从修渠人“一锤一钎一双手”的坚守,到“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精神的当代映射,李妲的讲解既有历史厚度,又接时代地气,让在场听众仿佛穿越到那段难忘的岁月,接受了一次深刻的思想淬炼。
      “以前总说学红旗渠精神,今天才算真正懂了它的分量。”“立足岗位干实事,就是对这种精神最好的传承!”宣讲结束后,大家纷纷表示要把这份感动化为行动,以红旗渠精神为指引,在沁阳发展的赛道上奋力奔跑,用实干书写新答卷。

       据了解,此次河南省“新时代宣讲师”走进沁阳的活动,是深化拓展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建设的重要举措,推动了文明实践志愿服务更好地惠及基层群众,激励更多人在新时代奋勇前行。

作者:王楠苏 胡孟妮

编辑:杜勇

审核:文成锋

上一篇:科技点亮志愿红 “郑好”少年展风采 ——郑州市科协推进“科教+志愿服务”系列活动

下一篇:4000年黑陶进“云”端!网友赞叹:这项古老技艺真美!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