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详情

郑州市乡村振兴实用人才素能提升桃子种植专题培训班成功举办

2025年8月29日| 浏览:979次| 字体:
分享到: 

      8月25—26日,由郑州市科学技术协会主办、郑州市科普中心承办的“乡村振兴实用人才素能提升系列专题培训班(桃子种植专题)”在新密市举办。来自新密及周边区、县(市)的90余名种植大户、农技骨干参加。

   

       专题讲座中,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王新卫研究员以“桃新品种与高效种植技术推广”为题,系统梳理国内外最新品种布局、高光效树形及绿色防控技术,并分享其在周口、昌吉等地的服务案例,帮助学员构建“品种—技术—市场”一体化思维。随后,“自媒体时代的农产品销售”视频课堂以真实爆款案例拆解短视频引流、直播话术及社群运营技巧,为桃农“触网”拓市提供路径。   


       来自河南大豫物理农业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现场演示等离子体种子处理、空间电场促生等“物理农业”装备,零化学投入即可实现桃子增产8%–12%,病害显著下降;浙江大学中原研究院重点推介高通量作物表型AI平台和合成生物固氮菌剂,分别让育种效率提升20倍、化肥减量30%,为产业升级插上“数字+生物”双翼。   

       创业分享,八年前,90后新农人王清舟把百亩荒山变成实验田,在专家指导下种出彩虹油蟠、黄金蜜桃等空白品种。三年无收成、资金告急时,他用科技数据说服家人坚持。果园上线后,错峰品种组合把采摘期拉长到三个月,18-25元一颗仍被北上广商超包销,年销百万,带动30多位乡亲家门口就业。如今他又筹划“桃花长廊”,让科技继续为乡村振兴添彩。 


  26日上午,全体学员走进中国农业科学院郑州果树研究所试验基地。王新卫研究员以“行走课堂”方式,边走边讲,对比“春雪”“中油蟠9号”“夏甜”等10余个品种长势,手把手示范疏枝、长梢修剪、拉枝开角等标准化操作,“实时提问—即时纠错”的互动模式,使学员在真实果园中把知识转化为技能。   

       本次培训是郑州市科协、市科普中心深耕乡村人才振兴的又一举措。下一步,将携手荥阳、登封、中牟等县(市),围绕小麦、玉米、中草药、蔬菜等特色产业持续开展专题培训,为郑州农业现代化注入人才动能与技术活水。 

作者:潘亚军

编辑:杜勇

审核:文成锋

上一篇:发扬劳动精神,助力乡村振兴——河南农大资源与环境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下一篇:河南省乡村特色手工艺产业联盟正式成立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