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素质 > 详情

鹤壁市科技馆:让科普之光照亮每个角落

2025年9月10日| 浏览:818次| 字体:
分享到: 

      3年,115万人次——对于常住人口仅156万的豫北小城鹤壁来说,这组数字意义非凡。除去四成外地游客,这意味着平均每四个鹤壁人中就有一人走进过科技馆。  

      在鹤壁,创新与城市发展同频共振。鹤壁市科技馆以独特方式,在资源型城市转型中,播撒下科学的种子。 今年9月是首个全国科普月。近日,科技日报记者走进这里,感受其散发的科普之光。   

      鹤壁市科技馆开展警营儿童科普关爱活动

       全时域活动矩阵让科学兴趣“生长” 

       在国家强化基层科普服务、推动全域科普行动的指引下,鹤壁市科技馆将服务延伸至社会各个角落,尤其关注那些需要更多关怀的群体。 

      在鹤壁市残联康复医院,一群患有智力发育障碍、孤独症的孩子,正围着科技馆专为他们研发的特制教具探索。工作人员化身温柔的“馆妈妈”,耐心教自闭症男孩小宇组装简易潜望镜。当“红色”两个字从小宇口中清晰说出时,“馆妈妈”满是欣慰。 

      兴趣是最好的科学老师。从清明奇遇记、“八一”拥军优属亲子科普等节庆活动,到世界地球日、全国科普日等特殊节点主题科普,再到周末常态化的实验课堂、科学剧场,鹤壁市科技馆精心设计活动,为不同成长轨迹的孩子搭建通往科学世界的阶梯,让好奇的种子在多样体验中生根发芽。

   

     鹤壁市科技馆走进偏远校园开展科普实验秀

      3年来,科普人的脚步从未局限于馆内。线下,鹤壁市科技馆的工作人员把课堂搬进社区、送进校园;线上,“云展厅”“科普小达人挑战赛”“科学脱口秀”等形式层出不穷。节日体验、周末课堂、定制课程、科普竞赛……这套“科普组合拳”让科学知识以生动姿态走进大众生活,科学不再是特定时间的“奢侈品”,而是百姓触手可及的“必需品”。 

      多元化科普迭代点亮科学梦想“常新”之光 

      循着国家“四个面向”战略指引,鹤壁市科技馆的科普坐标愈发清晰。 

      一楼西侧的临时展厅,黄旭华院士事迹展里,“为何偌大中国竟无安心读书处”的叩问穿透时空,孩子们在“长征一号”核潜艇的诞生史诗中,感受到科技工作者为国铸盾的初心。 

      在“众心向党·自立自强”科学家精神展上,钱学森的归国抉择、屠呦呦的青蒿素坚守、南仁东的“天眼”执着,让观众读懂科研人冲破封锁、攻坚难题的担当。 

      展厅里的每块展板,都是对“国家重大需求”的精神应答。如何让展览知识跃然眼前,让前沿科技走进大众?院士专家巡讲给出了答案。在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马少平教授的科普课堂上,孩子们围拢过来,妙语连珠地提问,眼中满是求知火苗,这是科学魅力的最佳见证。 

      鹤壁市科协携手科技馆,将“蟾宫取宝——‘嫦娥’奔月的故事”“防备不速之客,守护地球家园”“药食同源话健康”等国家级优质资源输送到鹤壁。当院士课堂走进校园社区,地域边界被打破,顶尖智慧的普惠让大众共享科学盛宴,更在青少年心中播下“向卓越看齐”的种子。 

      据统计,三年间,17场高端科普宣讲精准触达4200余名群众,涵盖青少年、社区居民、领导干部及公务员等多元群体。鹤壁市科技馆始终锚定高端科普资源的基层深耕,每一次活动都是科学火种的播撒,每一次互动都在拉近大众与前沿科技的距离。  

      鹤壁市科技馆开展暑期“科技之夜”活动  

      以心为灯让科学温度触手可及

      “科普不能困在展厅里,要走到群众身边,更要走进心里。”鹤壁市科技馆馆长赵文芳如是说。为让乡村孩子触摸科学,科技馆组建“流动科普轻骑兵”。每次活动前,工作人员仔细调试展项,辅导员提前一周备课,将物理公式化作趣味实验,备好自然科学包。策划团队下乡调研,给种粮大户讲智慧农业、为留守老人讲健康养老,把科学知识融入日常生活。 

      科普大篷车成为25所“馆校合作示范校”的常客。每到一所乡村学校,辅导员根据课标学情调整内容,给小学生演“趣味科学剧”讲杠杆,为初中生开“实验工作坊”做电路实验。活动后留下简易实验包,培训校科技老师复刻实验,让科普扎根校园。

   

鹤壁市科技馆组织周边乡村留守儿童 探索科技奥秘

      “他们带着‘会说话的展品’来,孩子们追着问‘为什么’。”浚县卫溪中学老师感慨。 如今,“移动课堂”全年跑了160多场,覆盖多地,20多万名青少年由此第一次触摸3D打印机、看机器人跳舞,懂得“科学离自己很近”。 

      除了送科普下乡,馆里每个人都把“服务”刻在细节里。策划团队打磨“特殊群体科普专场”,给听障孩子准备图文手册,给自闭症孩子心理开导;线上辅导员轮流值班,认真回复每一个提问。他们不断学习,把中国老科协专家报告会、清华教授巡讲当成“充电课”,将讲解技巧运用到科普服务中,让每一次服务都更贴心。

      “正是这样一群人,用脚步丈量城乡距离,用心打磨科普细节,让科学走进乡村操场、社区广场,走进残障儿童的掌心、银发长者的笑靥、职场人士的生活、校园师生的课堂。”鹤壁市科协党组书记徐习海评价道,“他们让科普从‘展品陈列’变成‘互动体验’,从‘单向传播’变成‘双向奔赴’,真正把‘送科普’做成了‘种科学’,为鹤壁科学素养提升注入生生不息的力量。”

来源:科技日报 鹤壁科协

编辑:杜勇

审核:雷建树

上一篇:固始科技馆开展“健康小卫士,科创大未来”主题科普活动

下一篇:河南省科技馆全国科普月系列科普活动来袭|快来与科学撞个满怀!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