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不经禹州不香”的民谚流传千年,如今在禹州中药材专业市场,这份“香”有了新注解——现代化饮片生产车间内精准高效的数控炮制设备,与老药工手中传承百年的非遗炮制刀具交相辉映;万亩标准化种植基地里的道地药材,通过现代化物流体系实现从田间到终端的全链条追溯。
今年以来,禹州以推进“种植标准化、药企科创化、交易数智化、产品生活化、节会市场化”“五化”进程为抓手,加快建设中药饮片集聚、药食同源示范、中药炮制传承、中医康养休闲“四个高地”,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蹄疾步稳,1-6月产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7.9%,千年药都正以全新姿态激活产业发展新动能。
作为中医药重要发祥地、全国四大药材集散地之一,禹州的中医药产业根基深厚——拥有河南省唯一国家级中药材专业市场,“禹州药会”“禹州中药材加工炮制技艺”分别被列入国家级、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36种道地药材中,禹白芷、禹南星、禹白附、禹州丹参、禹州半夏、禹州金银花等6种药材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认证。
如今,这份“家底”正通过标准化种植实现提质扩容。通过“药商+种植合作社+药农”模式,禹州建成千亩丹参防风、千亩连翘、千亩迷迭香等多个千亩级标准化示范基地,形成“东南草本成方、西北木本成林”的种植格局。目前,全市中药材种植面积稳定在50万亩以上,年产药材9万吨,产值达7亿元。2024年,随着北京中垦道地中药科技有限公司落户,禹州正积极推进1万亩GAP种植示范基地建设,加速种植标准化、规模化进程。
生产端的“守正创新”,让传统药香飘向现代市场。在润弘本草的生产车间,传统丸剂炮制工艺与现代化提取设备高效配合,其建设的河南省现代中药丸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推动核心技术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禹州惠安堂药业在2024年全国中药饮片联盟集中采购中,以84个中选规格跻身全国前十、是河南省唯一一家集采品种全部中选企业。
目前,禹州已集聚中医药加工、生产企业74家,涵盖饮片、配方颗粒、中成药、生物制药等多个门类,产品超1000种,天源生物的中科院联合实验室和青蒿素提取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华夏药都中药材大数据创新中心的中药云平台等创新载体,正持续为产业注入科技活力。
交易流通的“数智化”转型,是禹州中医药产业升级的关键一跃。有着战国起源史的禹州药市,如今正通过“五大质量管理体系”和“三大路径”重塑市场形态。已备案的华夏药都健康智谷项目,将联合京东健康打造“一馆三中心四平台五基地”,构建“药都云”特色产业园云平台;药慧园二期已有3家企业达成入驻意向,未来将推动产业链补链强链。
目前,全市中药材市场年销售额达60亿元,500余家药商经营品种超2000种,通过智慧化改造,让中药材实现“来源可追溯、去向可查询”,禹州持续提升药材质量与市场信誉。 文化传承与产业发展的深度融合,让“药都”品牌更具温度。今年以来,中医药文化夜市、炮制技艺传承、中医药进校园等活动接连开展,“中药材传统种植”正被积极申报许昌市级非遗,孙思邈医药研究院等平台也在冲刺国家中医药文化宣传教育基地。
“既要让老祖宗的技艺传下去,也要让中医药融入现代人生活。”禹州市中医药产业转型升级工作专班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禹州市将抓住河南省支持禹州建设“豫产道地中药材规范化示范种植基地”的机遇,重点推进5万亩“禹”字头道地药材示范基地建设,开发精制饮片、即食饮片等新产品,以市场化模式筹备第十五届药交会,让千年药都在转型升级中焕发更大生机。
作者:王东霞
编辑:杜勇
审核:文成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