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1日,西华县清河驿乡刘集村举行“乡村大食堂(互助)小院”授牌仪式。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会长方国根、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主任陈鹏、西华县清河驿乡党委书记刘陆伟、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副秘书长兼项目部主任史坤等出席活动。
仪式开始前,方国根一行实地考察了刘集村乡村大食堂的蔬菜种植园、家禽饲养园及后厨环境,详细了解食材来源、食品安全和运营管理情况,并强调要坚决守住食品安全底线,确保群众吃得放心、吃得健康。
授牌仪式上,陈鹏首先介绍了刘集村乡村大食堂(互助小院)的建设背景与运营理念,他指出办好乡村大食堂要紧紧围绕“五个老有”展开—老有所依、老有所养、老有所乐、老有所为、老有所安,切实让老年人享受集体关怀,有尊严地安度晚年。
方国根会长为刘集村“乡村大食堂(互助小院)”正式授牌,并召开了现场座谈会,听取村民代表、党员代表及就餐群众对乡村大食堂(互助小院)运营的反馈。大家一致认为,乡村大食堂有效解决了农村老年人、留守群体、困难群众“吃饭难”问题,是一项深得民心的实实在在的民生工程。
方国根在讲话中代表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对刘集村乡村大食堂的建成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省乡村振兴协会合作河南省社会科学院国际学术交流中心共同建设“乡村大食堂(互助小院)”,是省乡村振兴协会积极响应中国乡村发展协会号召,推进省乡村振兴协会实施的“助力乡村振兴十大项目”的重要举措,是协会在巩固脱贫成果、提升乡村治理、盘活资源资产方面的积极探索。他就乡村大食堂(互助小院)后续运营提出三点意见:一是筑牢民生底线,防范返贫风险;二是弘扬互助乡风,提升治理效能;三是盘活闲置资源,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转变。他强调,要持续完善运营机制,拓展服务功能,将食堂打造成为凝聚民心、服务群众、促进和谐的重要平台。同时,也希望地方党委、政府继续深入挖掘、系统总结辖区内的鲜活经验,将刘集村、七二村等地的成功做法提炼升华,为全省乡村振兴工作提供更多可借鉴、可推广的实践样本。他还呼吁更多的爱心企业、社会组织、乡贤人士能够积极行动起来,汇聚爱心和力量,引导符合当地实际的项目落地,共同关心、支持和参与“乡村大食堂(互助小院)”等公益项目的建设和推广。清河驿乡党委书记刘陆伟在表态发言中感谢省乡村振兴协会与省社科院国际交流中心对清河驿乡的关心与支持,表示将认真总结经验、推广典型,进一步发挥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推动更多惠民项目落地见效。
来源:河南省乡村振兴协会
编辑:杜勇
审核:文成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