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阳国顺硅源:破局半导体“卡脖子” 撑起中国智造担当
在半导体产业“卡脖子”困境亟待突破的当下,位于沁阳市的沁阳国顺硅源光电气体有限公司,正以三十多年的技术深耕,从国内首家成功量产电子级二氯二氢硅、三氯氢硅、四氯化硅,到研发出甲基硅烷、三甲基硅烷、四甲基硅烷、甲基三氯硅烷及耐高温陶瓷前驱体材料,在关键材料领域不断填补国内空白。这家扎根中原的企业,用“专精特新”的发展路径,书写着中国半导体新材料领域的高质量发展答卷。
从“填补空白”到“技术领跑”
三十载深耕 铸就硅碳基材料的实力
回溯国顺硅源的发展历程,每一个关键节点都与“突破” 紧密相连。1992 年,公司前身沁阳市凌空特气厂便创下行业里的佳绩——成为国内唯一成功生产电子级二氯二氢硅、三氯氢硅、四氯化硅的专业厂商,一举填补了国内电子级氯硅烷产品的空白,为我国早期半导体产业摆脱对进口材料的依赖奠定了基础。
进入21世纪,国顺硅源的创新步伐持续加快。2002年,高纯度二氯二氢硅项目被国家发改委列为高新技术产业产业化示范项目;2006年,公司扛起国家“十一五”微波原器件配套研制重任,构建起完善的质量与安环管理体系;2009年至2023年,焦作市电子硅烷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先后落地,一系列资质与平台的搭建,让公司的研发实力不断跃升。
如今,国顺硅源的产品矩阵已覆盖电子级混合特气、高纯三氯化硼、甲基硅烷、三甲基硅烷、四甲基硅烷等数十类关键材料,其中多款产品的纯度与杂质控制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这些产品不仅成为国内半导体企业的重要选择,更通过下游客户间接供应华虹中芯国际、台积电等全球知名厂商,彰显了“中国智造”的硬实力。
小试产品藏“大能量”
攻坚“卡脖子”材料新赛道
国顺硅源的研发成果全氢聚硅氮烷、甲基硅烷、三甲基硅烷、四甲基硅烷、甲基三氯硅烷、甲基聚硅氮烷几款小试阶段的产品,正承载着突破国外技术垄断的重要使命。
这些材料广泛应用于半导体芯片制造、航空航天材料等领域,打破了我国长期依赖进口的困境,更好为国内企业提供了“性价比更高、供应更稳定”的替代方案。
下一步,公司将加快推进项目的建设过程,早日实现国产化批量供应。
锚定高质量发展
中原企业扛起产业突围担当
作为扎根沁阳的本土企业,国顺硅源不仅专注于技术创新,更以“链主”姿态带动区域产业发展。公司地处中国大陆中心位置,依托全国范围内的物流配送系统,产品可快速送达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等半导体产业集聚区,为国内产业链稳定提供了“中原保障”。
如今,公司已拥有河南省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多个省级研发平台,累计承担国家级、省级科研项目十余项,培养了一支由材料学、化学工程等领域专家组成的核心团队。
“高质量发展不是一句口号,而是要在每一个技术参数上精益求精,在每一款产品上坚守品质。”国顺硅源相关负责人樊丽红表示,“下一步,沁阳国顺硅源光电气体有限公司将继续聚焦电子特种气体与新材料领域的产业化进程,为我国半导体产业突破‘卡脖子’困境、实现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多国顺力量。”
作者:张文博 郭姝含
编辑:杜勇
审核:文成锋
上一篇:AI算力浪潮下的中原“智”变—— 维谛技术(Vertiv)设计院高峰论坛在郑州举行,助力河南智算新图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