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竟然有两万多种?”“红薯苗还能长在花瓶里?”带着满心的好奇,金秋十月,河南省实验中学东校区初一年级的同学走进河南现代农业研究开发基地,在一场沉浸式研学中,探寻农业科技背后那些好玩又新鲜的奥秘。
活动伊始,同学们在基地专家的带领下参观了核心沙盘并观看了宣传片。深入的解说和动态的影像,让同学们对现代农业的科技内涵与发展前景有了初步的宏观认识,也对接下来的实地探索充满期待。
走进“田间课堂”,同学们先后参观了多个特色种植区。在火龙果大棚,同学们认真观察火龙果的花朵和攀援生长的形态,聆听专家讲解其生长条件和培育技术,不仅认识了热带作物的生物特性,也感受到现代农业跨越地域限制的科技力量。
在棉花试验田,同学们开启了一段从“花”到“絮”的探索之旅。在专家讲解棉花从开花到结铃、吐絮的过程中,许多同学第一次亲眼见到了植株上的棉花,也亲手采摘了棉絮,触摸了那份柔软与温暖,真切地体会到“棉”的由来,感受到农业科技工作者和劳动者的智慧与辛劳。
柿子园中,橙红的果实挂满枝头,犹如一盏盏小灯笼。同学们品尝了刚采摘的脆甜柿,红扑扑的笑脸映着橙红的果实,成了果园里最美的风景。
在深秋的梨园里,技术员的一个问题点燃了现场气氛:“大家猜猜,这一棵梨树能结多少个梨?”在同学们阵阵猜测后,“最高可达120个,一亩地年产量能有8000斤”的答案引来了一片惊叹。随后,专家进一步介绍了梨树的现代化栽培模式、物理与生物防治害虫的环保方法,以及果园中各种高科技机械工具,让大家对“绿色农业”和“科技农业”有了鲜活立体的认知。
在葡萄种植示范区,省农科院园艺所的娄博士告诉同学们:“全世界已知的葡萄品种超过两万种!”一句话瞬间点燃了全场的好奇心。面对同学们“怎么区分不同品种?”“为什么架子要搭成这样?”的连环提问,娄博士耐心解答,这里秒变热闹的“提问课堂”。
中药材试验地里,同学们认识了芍药、金银花、酸枣等多种中草药。盛开的金色菊花格外引人注目,让大家感受到中草药不仅是药材,更是充满生命力的大自然瑰宝。
蔬菜大棚中,恒温恒湿的环境下,嫩绿的红薯苗整齐排列。专家讲解了从选种到育苗的全过程,同学们认真观察,对现代农业的精细化运作有了更深理解。
在整个研学活动中,基地专家以通俗生动的语言,为同学们深入浅出地揭示了现代农业的科学奥秘,将书本知识转化为鲜活的实践认知。
此次研学是学校“在高度自觉中走向卓越”教育理念的一次成功实践。同学们通过细致的观察、专注的聆听与深度的思考,切身见证了科学技术对现代农业发展的深刻影响,一颗颗热爱科学、探索未知的种子在他们心中悄然扎根。未来,河南省实验中学将持续搭建并拓展此类高质量的实践平台,助力实验学子在更广阔的科学天地中茁壮成长,迈向卓越。
作者:王博 张凡叶
编辑:杜勇
审核:雷建树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