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科技热潮席卷中原。10月24日至26日举办的河南省第二届青少年科技运动会赛场上,来自南阳内乡县的13 支代表队集结出征,带着精心打磨的科创作品与扎实的实践技能,在这场融合科学、竞技与创意的盛会中展现县域青少年的创新锋芒。
赛事搭台:十项竞技考验综合素养

作为省科协、省教育厅联合打造的科技教育品牌赛事,本届运动会以“科技 + 体育 + 趣味” 为特色,设置水火箭比高、纸桥承重、新能源小车竞速、自制无人机挑战赛等 10 个竞赛项目,覆盖小学、初中、高中全学段,考验选手的工程思维、动手能力与团队协作素养,旨在通过竞技实践激发青少年好奇心与创新潜能,为“双减” 背景下的科学教育提质增效搭建平台。与传统运动会不同,没有跑跳投掷的激烈对抗,取而代之的是选手们调试设备、优化设计、精准操控的专注身影,成为检验青少年科学素养的“试金石”。

内乡13支代表队的出征,背后是县域科技教育的深厚积淀。近年来,内乡县持续加大科技教育投入,通过建设机器人社团、无人机社团等平台,开展科技节、科普讲座、科普大篷车进校园等活动,培育出一批批“科创小达人”。此次征战省运会的队伍汇集了菊潭学校、内乡五小、六小等名校力量,部分选手曾在市级无人机挑战赛、机器人创意赛中崭露头角。

在省赛现场,气弓箭打靶考验精准与专注,铁丝陀螺比久比拼平衡与技巧,抛石机攻城、纸桥承重则将结构力学知识融入实践,这些经典项目承载着科学探索的初心;而鸡蛋撞地球挑战创意防护设计,气垫冰壶对抗赛融合策略与协作,自制无人机挑战赛、人工智能主题挑战赛则聚焦前沿科技,无人机在障碍赛道中完成精准转向与定点降落,智能机器人按照预设程序稳健完成任务,从模块搭建到编程调试的全流程操作,彰显了日常创客课程培养的实践能力。

13 支队伍的出征,是内乡科技教育的一次集中亮相。从县域竞赛到省赛舞台,内乡已形成多层次科技创新成长路径。县科协相关负责人表示,当地通过组建科技辅导员培训体系、链接高校资源等举措,已形成 “校园有社团、校级有赛事、县级有选拔” 的培育链条。通过举办 “科技周”、支持学校组建科技社团等举措,构建起 “普及+提升” 的科技教育,用陀螺的旋转、火箭的升空、小车的疾驰,书写着县域青少年的科技梦想。
随着第二届河南省青少年科技运动会落幕,内乡县将以此次参赛为契机,进一步深化科学教育改革,持续完善科技教育培育体系,让更多青少年在科技探索中收获成长,为创新人才培养注入持久动力。
作者:王宇
编辑:杜勇
审核:雷建树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