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郭俊娟 文/图
近日,农业农村部发布《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农业主导品种主推技术》,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许为钢团队选育的郑麦1860小麦品种,凭借其稳定的推广面积及高产、优质、绿色、高效等优势,分别入选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和2025年国家农作物优良品种推广目录中的骨干型品种。同时入选国家主导品种和国家骨干型品种,标志着郑麦1860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推动农业绿色发展中的地位再获国家级认可。自2021年荣获“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产品”称号以来,该品种已连续4年(2022~2025年)被农业农村部列为国家主导品种,成为黄淮麦区乃至全国小麦产业升级的“标杆品种”。
引领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
郑麦1860由许为钢团队历时十几年攻关培育而成。经过多年的生产实践,郑麦1860表现特性突出,特别是其“一突出三高效”的特点已成为业界共识。高产性突出,近年亩产多次在800公斤以上;优质高效,适合大众食品面条、饺子、馒头等加工需求;绿色高效,氮磷利用效率指数分别达1.346和1.197,达到氮磷养分高效利用标准,减肥20%不减产,肥料利用效率提高20%,高抗叶锈病、中抗条锈病,减少农药使用量10%,符合绿色农业发展需求;加工高效,千粒重稳定在50克以上,籽粒容重达820克/升以上,种子加工成品率和出粉率较一般品种提高3%~5%,降低生产成本,提升产业链效益。
今年夏收郑麦1860在多地创造了高产典型,抗逆高产特性表现突出,赢得了各级领导、知名专家、广大农户的一致好评。其中4个点次亩产超800公斤,分别为6月5日在获嘉实收3.6亩,亩产856公斤;6月6日在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实收3.6亩,亩产821公斤;6月8日在河南省鹤壁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实收3.7亩,亩产822公斤;6月8日在河南省濮阳市南乐县实收3.3亩,亩产824公斤。特别是河南省商丘市民权县,郑麦1860万亩示范区19个测产点收获148.97亩,平均亩产高达742.7公斤,其中2个测产点平均亩产超过800公斤,最高田块实收8.5亩,平均亩产825.6公斤。
不仅如此,郑麦1860在江苏省、安徽省、陕西省等地也屡创佳绩。除了江苏省盐城市射阳县创造了今年江苏省小麦产量的最高纪录之外,2024年在江苏省盐城市平均亩产更是达到了831公斤,刷新了江苏省的历史高产纪录;2022年陕西省华阴市平均亩产848公斤,同样创造了陕西省的历史纪录。至此,郑麦1860已在河南、陕西、安徽、江苏等四省创造了25次亩产超800公斤的纪录,其高产广适特性得到了充分体现,真正起到了引领小麦大面积单产提升的作用。
市场与政策的双重认可
自2019年通过国家审定以来,郑麦1860的推广面积呈爆发式增长。据全国农技中心统计,2023年其种植面积达1137万亩,占黄淮南片小麦总种植面积的23%。据河南省夏季种子信息交流暨产品展览会上发布的消息,郑麦1860收获面积稳居2025年全省小麦第一位。
与其市场表现优异相对应的是,郑麦1860得到了各级农业主管部门的认可。2022~2025年,农业农村部连续4年将郑麦1860列为国家主导品种,推荐其在河南、江苏、安徽、陕西等省份的高水肥地块种植,并纳入粮食安全保障专项补贴范围。2021年,该品种获评“中国农业农村重大新产品”,其育种技术被纳入国家小麦良种联合攻关体系,成为分子育种与传统育种深度融合的典范。
在产业联动方面,与中粮集团、五得利面粉等龙头企业建立订单农业模式,以“优质优价”带动农民增收。
端牢中国饭碗的“芯”动能
郑麦1860的推广不仅是一场品种革命,还是农业科技服务模式的创新。河南省农业科学院联合地方政府、农技推广部门构建了“院县共建”服务体系。
在技术集成方面,制定“厚基础、育大穗、促粒重”超高产栽培技术规程,通过精准播种、水肥一体化、病虫害绿色防控等措施,实现良种良法配套。在黄淮麦区建立300余个千亩示范方,组织观摩会、培训会,推动技术到位率达95%以上。利用卫星遥感、物联网传感器实时监测苗情、墒情、病情,为农户提供精准管理建议,降低生产风险。
2025年是加快实现种业振兴“五年见成效”的关键时期,站在1.4万亿斤粮食总产的新台阶上,确保粮食安全,需要深入挖掘良种增产潜力,持续推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行动。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指出,骨干型品种的推广是实施新一轮千亿斤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的关键举措。
“郑麦1860的成功,证明了中国育种家有能力通过科技创新解决粮食安全与资源环境约束的矛盾。”许为钢表示。郑麦1860的入选,将进一步激励科研机构、企业和农户协同创新,为端牢中国饭碗、建设农业强国注入强劲动能。
下一篇:护航丰收!沁阳来了“专家团”!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