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单车、推石磨赢奖品,大锅菜管够吃!”每周六、周日,禹州市磨街乡大涧村的乡村文化大集热闹非凡,实德酸辣粉等礼品让参与村民笑开颜。村党委书记陈海昌的直播间里,更是实时向全国观众展现着这座山村的新风貌。
从因煤而兴、因煤而困,到如今在乡村振兴浪潮中重焕光彩,大涧村正以全新姿态,让山中“明珠”再度闪耀。
闲置资源“活”起来,老村焕发新生机
“老矿院、荒坡荒地闲置多年,看着真心疼。村要想富,就得把这些‘沉睡的家底’唤醒!”大涧村党委书记陈海昌谈起当初的决定,语气依然坚定。
2022年,借助集体“三资”清查的契机,大涧村对老矿院、宅基地、荒山等资源全面摸排、确权登记,建立台账。随后,村“两委”推进“三变”改革,引导村民以土地、林地、闲置房屋入股,通过招商引资,引进新疆昶盛达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资金,成立实德农产品有限公司,把废弃矿院改造成“三粉加工厂”。
“起初不少村民犹豫,怕钱投进去打了水漂。党员就得带头——我第一个拿出2亩地入股,村组干部也挨家挨户做工作。”村党委委员闫秋歌说道。如今,加工厂已建成仿手工粉条、方便粉丝、粉皮等三条生产线,推出的“辣小爷酸辣粉”“一个田粉条”成了网红产品,通过电商和商超走向全国,年产值可突破1000万元。全村489户中,480户成为股东,每年不仅能拿流转费,还能享受分红。
三产融合“串”成链,乡村旅游引客来
“春可摘果、夏能露营、秋赏山景、冬品粉条——如今来我们村的游客越来越多!”豫涧露营基地负责人张夺彪热情介绍,“基地分汽车露营区、帐篷区、餐饮娱乐区,坚持生态优先、贴近自然,尽可能保留原有地形植被。接下来还要推出研学写生、马术俱乐部、趣味越野,让游客常来常新,沉浸式体验乡土文化。”
依托“河南华夏植物群地质公园”的生态资源,大涧村一边做强红薯产业,一边做火乡村旅游。村里建起“实德果园”,种植樱桃、桃、梨等果树,推出采摘体验;打造“星空露营地”“森林氧吧”,吸引城市游客亲近自然;农家乐与民宿也完成统一升级,形成“吃住行游购娱”一体化链条。
“去年中秋,我家农家乐一天接待20多桌,光菜钱就挣了8000多块!”村民杨卫脸上洋溢着笑容。如今,大涧村的乡村旅游风生水起,带动100多户村民增收,注册2家旅游开发公司,吸引1家露营企业入驻,村集体年增收超过60万元。 村民腰包“鼓”起来,共富路上有温度
“以前靠几亩薄地挣不到钱,年轻人都往外跑。现在地入股了,我还能在粉条厂上班,照顾老人孩子两不误。”在实德三粉加工厂,村民王自行动作熟练地包装粉条,笑着说起新生活。
产业兴旺之后,大涧村没有忘记共同富裕的初心。村里成立股份经济合作社,推行“保底收益+按股分红”,年底利润惠及村民;依照《村民自治章程》补助教育、养老、医疗,考上大学的有助学金,村“两委”一起为80岁以上老人过生日;新建村卫生室和生活游园,让村民真正实现“便利就在家门口”。
“接下来我们要继续扩大红薯种植,打造省级品牌,申报国家级地质公园,创建国家4A景区,力争村集体年收入突破260万元,让更多乡亲过上好日子!”谈起未来,陈海昌信心满怀。 如今的大涧村,产业强、乡村美、百姓富,从“空壳”到“幸福”,正稳步走在振兴的大道上,绘出一幅充满生机的新时代乡村画卷。
作者:孙培玲
编辑:杜勇
审核:文成锋
上一篇:禹州:托起“千年药都”的产业高地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