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士领衔、专家齐聚,这场座谈交流会看点颇多
事业因人才而兴,人才因事业而聚。9月26日,在第二届河南省青年科学家论坛召开前夕,河南省科协、新乡市人民政府、河南科技学院在新乡市举办院士专家交流座谈会。来自不同行业领域的十余位院士专家与我省科技、教育、农业和省辖市党委政府负责人面对面交流座谈,分享真知灼见。
“河南以占全国6.2%的耕地,生产了中国10%的粮食。此外,全国1/2的火腿肠、1/3的方便面、1/4的馒头都是‘河南造’。作为粮食大省,河南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上展现新担当新作为……”在交流座谈会上,与会院士专家直奔主题、逐一发言,结合最近在我省实地调研情况,围绕中原农谷建设、地方产业发展、青年人才培养等领域积极建言献策。
“了解了中原农谷的六大优势,非常欣慰、也备受鼓舞。”中国工程院院士,贵州大学校长宋宝安指出,河南把中原农谷当作“特区”来建设,以超常规发展思路,追求超常规跨越式发展,未来可期、大有作为。“此次来到河南,不仅是交流学习的机会,也让我们看到了合作的机遇,未来一定会深度参与,实现合作共赢。”
“要健全体系建设,进一步打造好中原农谷的品牌建设。”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林产化学工业研究所研究员蒋剑春指出,“未来,谁种地、怎样种地”的问题尤其需要注意,这就要求中原农谷的发展定位必须依靠科技创新,要提高科技成果运用率,结合精准作业技术发展智慧农业,使农业全生命周期实现可控,从而达到自动化、智能化,乃至无人化。此外,还要重点考虑农业循环经济的发展,以工业化理念谋划农业,构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体系,持续推动农业品牌化发展,推动农业实现标准化、规模化。
“我虽然是从事发光材料的研究工作,但未来还是很有可能会对农业现代化、智能化做一些研究,因为农作物的生长离不开光合作用。”会上,中国科学院院士、发光材料与器件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华南理工大学教授马於光用生动的语言,分享了发光材料在农业领域的应用。他表示,此次来到河南,通过中原农谷的建设发展,看到了光学材料在农业领域应用的无限可能,“要进一步探索光伏农业的新兴模式,推进农业绿色发展,促进农民增收。”
中国工程院院士、平顶山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原总工程师张铁岗呼吁,碳达峰、碳中和目标的实现是一项长期且艰巨的任务,也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系统变革,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院士专家更应该多关注跟“双碳”相关的科技事业,可以吸引更多青年学者、青年科技工作者投入到绿水青山事业,开展更多相关科学研究。
热烈的交流中,共识在凝聚,很多具有前瞻性、建设性的意见相继迸发。中国工程院院士、河南省农业科学院研究员许为钢表示,作为本土科技工作者,非常感谢各位院士专家充分发挥各自所长,结合河南独特的资源优势、产业优势出谋划策,希望与会院士专家多到河南来,为河南产业发展持续提供高端智力支持,吸引更多青年人才有信心成为服务科技创新的主角。
上一篇:河南省科技创新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召开
下一篇:宝丰县第四届青少年“科普志愿讲解”大赛预赛开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