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详情

有力回应“国产算力难堪大任”论调!华为靠什么成功突围

2025年6月23日| 浏览:343次| 字体:
分享到: 
      日前,华为推出参数规模高达7180亿的全新模型盘古Ultra MoE。令人振奋的是,这是一个全流程在国产昇腾人工智能(AI)计算平台上训练出来的准万亿MoE模型,证明国产计算平台完全具备训练顶尖大模型的能力。 
  
       一直以来,对国产算力“难堪大任”的忧虑声不时响起:其能否长期稳定支持国产模型推理及训练,能否训练出一流大模型? 
       技术公开把问号拉直。前不久,华为首次集中披露昇腾推理、训练、基础设施等技术细节,详解万卡集群训练出准万亿模型的全流程,对“国产算力无法训练一流大模型”论调作出有力回应。 
      算力是人工智能的“发动机”,是支撑人工智能算法运行和数据处理的基础设施。算力之难,难在技术与生态。当前,美国在先进算力领域居于领先地位,国产算力在性能、生态成熟度、市场占有率等方面尚有差距。我国大模型产业虽成果领先、应用广泛,但模型的训练严重依赖国外芯片。高塔看似巍然,却建立在别人的地基之上。 
 近一年,全球大模型竞争愈演愈烈,美国AI技术封锁持续加码,试图拖慢中国AI发展脚步。此时,昇腾用万卡集群训练准万亿模型,可谓一次成功突围。 
  
       这项重大突破绝非一蹴而就,而是归功于华为长期坚持做“难而正确”的事。科技长跑比拼的是耐心和定力。华为近十年研发累计投入12490亿元,2024年更高达1797亿元,占全年收入的20.8%。持续、高强度的研发投入,为技术突破注入不竭动力。 
      而要做成“难而正确”的事,自主创新是唯一道路。昇腾的最大亮点是系统工程创新,即通过以数学补物理、以集群计算能力补单芯片短板等路径,形成强大算力,并以算法优化降低对硬件的依赖,实现整体性能领先。这些创新,为国产芯片的差异化竞争开辟了新路径。 
      事实上,长期以来,为解“卡脖子”之痛,一代代科技工作者一直在做“难而正确”之事,当行而行、无所怨悔。从1994年北斗一号启动到2020年北斗三号开通,我国终成世界上第三个独立拥有全球卫星导航系统的国家;从2007年大飞机立项到2023年商业首航,15年艰辛探索才有C919一飞冲天;2015年至今,华为原生鸿蒙操作系统从无到有、从有到优,实现操作系统自主可控…… 

      人生万事须自为,跬步江山即寥廓。突破核心技术绝不能“等靠要”。当今时代,科技革命与大国博弈相互交织,唯有知难而进,坚定做“难而正确”的事,才能不断打开科技事业发展新局面,赢得科技竞争和未来发展的战略主动。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杜勇

审核:文成锋

上一篇:取得大批关键突破!量子测量赛道,中国如何抢占全球制高点

下一篇:“超级工厂”逐鹿中原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