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详情

兰考东坝头险工入选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 传承千年治河智慧

2025年5月09日| 浏览:656次| 字体:
分享到: 

      近日,水利部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式公布了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兰考县东坝头险工凭借其悠久的历史、卓越的工程价值和深厚的文化底蕴,成功入选这一具有重大意义的名录。

      此次评选旨在加强对黄河水利遗产的系统性保护,深入挖掘其在历史、科技、生态、文化及社会等多方面的价值,传承中华民族与黄河相依相存的根脉。

  

     东坝头险工位置处于九曲黄河最后一个大拐弯处,呈独特的“U”字形。 

  

      东坝头险工地理位置特殊,位于兰考县城北12公里处,处于九曲黄河最后一个大拐弯处,呈独特的“U”字形。此地河床土质松软,河道宽阔,水流湍急,素有黄河“豆腐腰”之称。黄河水在此由东西走向陡然变为南北走向,使得东坝头成为黄河治理中的关键节点。其历史可以追溯到明朝弘治年间,1855年黄河在铜瓦厢决口改道后,这里成为大河东岸堤头,得名“东坝头”。1912年,黄河在此处坐湾坍塌,严重威胁周边地区安全,随后政府迅速组织力量进行抢修;1914年,又通过抛石加固等措施,初步形成了东坝头险工的雏形。

    

      新中国成立后,党和国家高度重视黄河治理工作,将东坝头险工作为重点项目加大建设力度。1951年,为解决石料运输难题,专门修建了从兰考火车站到东坝头的兰坝铁路支线,大量石料得以源源不断地运抵,用于加固堤坝。经过多年持续建设,东坝头险工已发展成为一套完备的防洪体系。目前,该险工拥有坝、垛、护岸29 座(段),全长1513米,根石深达15米。作为河道整治的核心工程,它在控导河势、防止河岸坍塌、保护黄河大堤等方面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工程建设标准可有效防御花园口站22000立方米每秒的洪水,为保障黄河下游地区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经济社会稳定发展筑牢了坚实屏障。

    

      东坝头险工不仅是一项伟大的水利工程,更是一座承载着重要历史记忆的丰碑。1952年10月,毛泽东主席首次出京巡视,便亲临东坝头视察黄河,并发出“一定要把黄河的事情办好”的伟大号召,为黄河治理工作指明了方向。2014年3月17日,习近平总书记也来到东坝头,详细了解黄河防汛形势以及黄河滩区群众的生产生活情况,体现了党和国家领导人对黄河治理与民生问题的持续关注。

    

      此次东坝头险工入选首批黄河水利遗产名录,是对其在黄河治理历史中重要地位的高度认可。这不仅为传承和弘扬黄河文化注入了新动力,也为推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兰考县政府计划以此为契机,全方位挖掘东坝头险工背后的历史故事与文化内涵。

      充分利用黄河防洪工程、绿色生态廊道,以及铜瓦厢决口大改道遗址、兰坝铁路支线、毛主席视察黄河纪念亭等丰富的文化资源,将红色记忆、黄河文化与法治元素深度融合。

       兰考河务局此前已打造的“一园”“一馆”“一广场”“十二景观”初见成效,后续将进一步升级,打造集红色文化与黄河文化于一体的深度体验游项目,吸引更多游客前来感受黄河文化魅力,带动当地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

    

      未来,随着对东坝头险工等黄河水利遗产保护与开发的深入推进,黄河文化将得到更广泛的传播,黄河流域的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也将迎来新的机遇,古老的黄河将在新时代焕发出更加璀璨的光彩。

作者: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邓放

编辑:杜勇

审核:雷建树

上一篇:2025年全国“打假治敲”专项行动暨传媒监管电视电话会议召开

下一篇:七部门联合发文!到2035年我国将建成运转高效的农业科技创新体系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