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农大在“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再创佳绩!
近日,由共青团中央、中国科协、教育部、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程院、全国学联、江苏省政府共同主办,南京大学承办的第十九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全国决赛圆满落幕。河南农业大学学子在本次竞赛中表现优异再创佳绩!共斩获8项国家级奖项,其中主体赛获奖5项“揭榜挂帅”擂台赛获奖3项。
自2024年10月学校“挑战杯”赛事启动以来,河南农业大学校院两级团组织紧密协作、统筹推进,规范开展院赛、校赛选拔,严把项目质量关;统筹整合校内外优质资源,构建“专家领航+专题研讨+模拟答辩+交叉协作”的全流程培育体系。各学院精准对接指导力量,组建跨学科帮扶团队,为参赛学子提供靶向性支持。
大赛冲刺阶段,校团委联合相关学院对接师生需求,围绕参赛要素提供暖心高效的保障服务,为师生备赛营造良好环境。通过组织多轮路演答辩模拟,引导团队在交流碰撞中完善思路,在反复打磨中优化答辩细节与呈现形式,切实提升项目竞争力,为赛事创佳绩筑牢基础。
终审决赛期间,校党委副书记、工会主席邹松涛带队到决赛现场看望慰问参赛师生并对参赛项目进行具体指导,校团委和动物医学院相关负责同志在展评现场观摩学习。邹松涛对参赛队员的精心准备和辛勤付出给予了高度评价,并鼓励大家要奋力拼搏、全力以赴。
在国赛主体赛事中,学校5项作品获奖,在“揭榜挂帅”擂台赛中,学校参赛团队直面产业与企业关键技术需求,攻坚克难,表现突出,共3项作品入围终审擂台赛。
优秀项目介绍:疫苗引擎——酵母菌-金属复合微球佐剂守护动物健康 主体赛二等奖
项目简介:针对我国现有兽用疫苗佐剂长期依赖进口、成本高、副反应大、免疫效果不佳四大行业痛点,本项目通过多学科交叉创新,首创研发酵母菌-金属有机框架复合微球佐剂(yeast@Mn-MOF-74@ZIF-8, yMZ),兼具抗原递送与免疫激活功能,显著增强机体免疫应答。 本团队以问题导向为核心,瞄准国际前沿,采用“材料设计-免疫评价-机制解析-应用验证”系统开展深入研究并实现技术转化,项目目前已赋能洛阳喜牧农牧等6家合作企业,实证降低仔猪病毒性腹泻死亡率40%,减少抗生素使用35%,佐剂每克成本较进口佐剂下降90%。项目构建的新型佐剂平台,将守护“肉篮子”安全,实现佐剂国产替代,落实“人病兽防、关口前移”公共卫生理念,为高效安全的新型兽用疫苗佐剂研发及产业化发展提供中国方案。
“秸”尽所“能”——利用木质素合成基因推动玉米秸秆生物乙醇开发 主体赛三等奖
项目简介:生物乙醇是国家可持续新能源发展的重要方向。玉米秸秆作为一种丰富且廉价的木质纤维素生物质,是生物乙醇生产的理想原料。然而秸秆中的木质素严重影响乙醇转化效率,成为制约秸秆生物乙醇产业的头号难题。本研究通过敲除玉米木质素合成的关键基因ZmNST2和BM2,可有效降低玉米秸秆木质素含量,使秸秆生物乙醇产率提升21.5%-52.8%。为通过基因编辑等手段改良玉米品种、推动玉米秸秆生物乙醇产业发展奠定了基础。
“烷中氢存”—光热+生物协同驱动农业废弃物多重发酵联产氢气-甲烷耦合系统 主体赛三等奖
项目简介:该项目响应国家“双碳”战略目标,利用生物氢气和甲烷的联产耦合调控技术,通过设计联产耦合调控装置,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和清洁能源的生产,解决单产过程中废弃物利用不彻底、氢气难储存及甲烷热值低等问题,提高生物质的能源化利用水平,创造就业岗位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横扫千“菌”——一种用于食品检测的普适化即用型快检装置 主体赛三等奖
项目简介:食源性致病菌因其强传染性严重威胁食品安全,然而现有检测技术难以满足现场快速检测需求,亟需开发便捷、快速、精准的快检装置。为此,本项目基于新型PB@DPA-Ce-GMP@Van(PCV)纳米材料的类酶活性与荧光特性,构建了一种基于SC和AR的比例荧光探针,用于细菌的高灵敏可视化检测。通过大量模拟实验,开发出集成PCV纳米酶传感器与智能手机的比率荧光分析平台,进而开发出适用于多种食品样品的便携式安全取样装置及通用型荧光快检试剂盒,通过更换细菌抓手实现多种致病菌的现场快速检测,有效突破了现场检测中取样难、检测难、数据分析难三大技术瓶颈。
从“靠天吃饭”到“知天而作”:气象灾害冲击下农户适应困境分析与协同应对机制构建——基于黄淮海地区的调研 主体赛三等奖
项目简介:气候变化加剧、气象灾害频发使得农业生产不稳定性陡增,如何解决“靠天吃饭”一直是农业生产领域的重要议题。黄淮海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产区之一,因受气候变化影响显著成为研究农户适应性行为的典型地区。团队于2023至2025年间分三期前往河南、河北、山东3省12市16县,实地走访1000余位农户,与相关村干部、农技人员、气象工作者进行深入交流,以黄淮海地区连阴雨、干旱两大气象灾害为例研究发现,农户适应措施采取率较低,采取更换品种、加强排灌等组合措施有利于稳定粮食产量。研究初步划分四种农户适应类型,构建起农业气候适应“同心圆”协同应对机制,实现“政府帮助+社服辅助+科企协助+农户自助”协作,致力于提高农业适应成效,在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同时维护生态系统稳定,助力农业实现可持续发展。
喷涂领航——创新型木质素基复合锁鲜材料 “揭榜挂帅”擂台赛二等奖
项目简介:项目团队聚焦于“工业木质素高值化综合利用关键技术攻关及产业化应用”,采用自由基诱导聚合自组装法、多重氢键诱导水溶液自组装法等核心方法和技术,实现在绿色水溶剂中对木质素进行聚合改性或构建与纤维素的动态氢键网络,形成木质素基保鲜喷雾、辐射制冷涂层两款产品,其喷涂结合可维持果蔬温度恒定且降低其呼吸代谢,货架期可延长4-6倍,可有效缓解“最鲜一公里”的果蔬保鲜困境。为工业木质素的规模化产业化应用提供了绿色解决方案,有效地推动了乡村振兴与生态环境效益的双提升。
青年参与乡村全面振兴的现状、路径探索与实践研究——基于中原经济带多省市的调查研究 “揭榜挂帅”擂台赛三等奖
项目简介:项目以中原经济区为实践样本,探索青年力量作为破解三农问题生力军和农业农村现代化先锋队,如何在乡村全面振兴中担当作为、干事创业的行为效能和路径机制。本项目运用问卷调查、多案例访谈、扎根分析等混合研究方法,量化了青年振兴能力指数及其与乡村振兴系统的动态适配关系,总结提出“制度场域-资源组态-关系嵌入”三维协同框架,系统解析了青年参与乡村振兴的作用机理与实践范式,提炼出三类青年群体差异化赋能机制设计和创新路径。
秸秆“新”生·木醋领航——逐梦碳中和之路 “揭榜挂帅”擂台赛三等奖
项目简介:木醋液是秸秆等农林废弃物热解过程中的重要副产品,年产量超过400万吨,传统工艺未得到充分利用,多数工厂将其以低成本直接售卖或废弃,经济效益不佳,易污染环境。本项目旨在解决木醋液的高值化利用问题,包括其成分复杂、综合利用难度大、经济效益低等亟需解决的核心问题,成功研发出木醋液壳聚糖保鲜喷雾、环保型融雪剂和禽畜饲料添加剂等具有广泛应用价值的产品,具有显著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
下一步,河南农业大学共青团将充分发挥“挑战杯”以点带面辐射效应,持续优化科创实践平台,加速推进大学生实践成果向创新创业成果转化,统筹推进载体建设、赋能提升、品牌打造与成果转化工作,进一步推动赛事成果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为创建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农业大学注入更大的青春动能。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团委
编辑:杜勇
审核:雷建树
上一篇:无人机、空气炮、机器狗……沁阳市实验小学第八届创客节开幕
下一篇:开门红!河南女排3-0战胜天津队,朱婷26分全场最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