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巧借科技节 科学教育“动起来”——新乡市红旗区世青小学举办首届校园科技节
点亮孩子“科技梦”,让科学与教育“双向奔赴”。在第八个全国科技工作者日到来之际,5月14日,新乡市红旗区世青小学举办首届校园科技节。活动中,世青小学校长郑岭勉励同学们要像科学家探索世界一样去学习科学,努力创新,勇于实践,怀揣对科学的好奇与热忱叩响科学殿堂的大门!
科技展演智启未来
擎天柱和大黄蜂两位机器人的到来瞬间嗨翻全场,他们和台下师生一起背古诗、唱童歌、跳舞等,让人仿佛置身于未来世界,而各种类型的航模飞机、无人机的空中踢足球、多旋翼拉烟、花式飞行等精彩的表演集结了高科技、专业性和创新性,给师生带来前所未有的科技视觉盛宴。
开幕式上,新乡市首席科普专家马恒教授带领他的团队,和同学们一起展示了液氮实验、火龙卷、粉尘燃烧、超导磁悬浮等物理秀表演,一个个不可思议的瞬间让台下的师生发出阵阵惊叹,见证了科学的神奇。
科技展品巧创奇迹
炫酷的科技展演让学生意犹未尽,他们又来到操场上近距离参观并接触航模飞机、无人机这些高科技产品,并认真聆听了其中的原理与奥秘,在学生心中种下了一颗航天梦的种子。来到科技大篷车展区,学生纷纷体验并了解到了许多科学小知识。最吸引学生眼球的莫过于学生在课堂上亲手制作的声控小车、风向标、穿越火线、手摇发动机等科技展品,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或亲手操作,或与同伴热烈讨论,在看、玩、体验中感悟深奥有趣的科技知识。
科创课程趣味融合
新乡市红旗区世青小学在“双减”政策的背景下,积极开展丰富的科学教学活动,充分挖掘课程资源,打破学科壁垒,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特点,将科学教育与语文、数学、德育、安全、生命课程进行有效融合,形成了一系列具有世青特色且丰富多彩的科创课程与社团活动。
低学段制作小竹筏、植物的“身体”、水晶滴胶小实验融合了语文、数学课程,激发了学生的科学兴趣和探索精神,帮助他们构建科学知识。中学段马德堡半球、神奇的火焰掌、母亲节自制口红、养蚕等课程与语文、德育、生命课程相融合,激发了学生的创新思维,使学生在实践中提高动手能力;而高学段的磁悬浮笔、自制电路、七彩灯光小屋、救护课程不仅将物理、化学、护理等知识通过实验让学生直观地了解,更将科学教育融入生活,应用于生活,实现科学教育育人的目的。
据悉,学生纷纷表示在本次科技节中受益匪浅,并以写绘、写作的形式书写了自己的科技梦。此次活动让学生获得了更多知识与实践的积累,懂得要将科学与生活联系起来,从生活中寻找科学,在生活中使用科学,学以致用,学用相长。
本报全媒体记者杜勇 通讯员 陈菲菲 王海青 文/图
上一篇:科技馆“搬”进特教学校
下一篇:河南省科技馆“上新”生物多样性画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