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乡村振兴 > 详情

故县镇:用科技之笔,点“翘”成金

2025年4月02日| 浏览:736次| 字体:
分享到: 
        3月28日,灵宝市故县镇河西村,漫山遍野的连翘花开,将春日的山林浸染成一片金黄。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在10年前,这些摇曳在山间的“黄金花”却没能给群众带来“真金白银”,只有少数人肯“钻荆棘林”挣点辛苦钱。直到一个年轻人的归来,才改变了这一切。他叫孙鑫,一个用科技让连翘变成“致富花”的新型职业农民。 
       2012年,孙鑫从郑州大学金融专业毕业。在国企干了两年后,他作出了一个让家人和同学不解的决定:放弃城市工作,回到老家种连翘。“当时连翘根本不愁卖,老乡从山上采下来,在山脚就能换成现金。”这个朴素的商业观察,成了孙鑫创业的起点。 
       但现实很快给了这个跨界做农业的大学生“当头一棒”,人工种植的连翘要么不结果,要么产量极低。孙鑫蹲在地里一遍一遍数花朵,突然发现一个秘密——连翘花分长花柱和短花柱,只有异型花相互授粉才能高产。“这就像谈恋爱,要‘性格互补’才能‘开花结果’。”他笑着比喻。这个发现让他改良出第一项技术,按3∶1的比例搭配种植长、短花柱植株,使亩产直接翻番。 
       授粉问题解决了,孙鑫又盯上了品种改良。传统连翘果实大小不一,药效成分波动大,他像“选美”一样,在地里筛选出果大、丰产、药效高的单株,经过数年选育,终于推出“豫翘1号”“豫翘2号”——河南省首个药用连翘林木良种,解决了连翘产业缺乏优良品种的难题,使连翘种植效益大幅提高。 
       “以前采连翘要钻灌木丛,现在连翘果都长在树上。”孙鑫的第三项创新更令人称奇,通过“主干开心型”修剪技术,把丛生灌木改造成“乔木型”,管理效率大大提升,连翘种植从此告别“弯腰时代”。 
       走进孙鑫的育苗园区,4个现代化温棚里,工人们正在扦插新苗,今年要育40万株新苗。从这里走出去带着“科技基因”的苗子,已带动周边发展5000余亩连翘种植。孙鑫算了一笔账:“以前老乡采野生连翘起早贪黑还卖不了多少钱,现在种这些新品种,丰产期每亩可产鲜果500斤,净赚5000元。” 
       更让乡亲们暖心的是,这个“大学生农民”毫无保留地传授技术。他编写的《连翘种植加工实用手册》被翻得卷了边,5年间培训农户超6000人次。 
 如今,孙鑫的公司已成为河南省优质道地中药材基地,他选育的品种使连翘人工种植从“靠天收”变成“稳产田”。他先后荣获“全国乡村振兴青年先锋”称号,成为河南省首批高级农艺师。 
 站在开满连翘花的山坡上,孙鑫信心满满:“我还要不断选育药用连翘新品种,延伸产业链,让连翘成为惠民致富的好产业。”这个戴着眼镜的“新农人”,正用科技之笔,在青山绿水间书写着属于新时代农民的致富经。   

 来源:三门峡日报

编辑:杜勇

审核:文成锋

上一篇:洛阳市孟津区羊肚菌撑起“致富伞”

下一篇:辉县赵固镇:加强农村道路建设 推动乡村振兴步伐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