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饱含深情、催人奋进,这是总书记对农业科技工作者的殷切关怀,更是对‘科技小院’工作的肯定和嘱托。总书记在信中用‘解民生、治学问’六个字来评价科技小院,这是对小院最好的诠释……”5月5日,谈起习近平总书记在五四青年节之际给中国农业大学科技小院同学们的回信,河南农业大学教授叶优良倍感振奋。
叶优良是河南“科技小院”创始人、中国农技协科技小院联盟(河南)秘书长,今年是他带领团队老师和学生建立“科技小院”的第11年。据介绍,科技小院是建立在农村生产一线,集农业科技创新、示范推广和人才培养于一体的基层科技服务平台,致力于引导农民高效生产,探索现代农业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河南省目前已建成58个“科技小院”,它们一头连着高校,一头连着田间地头,帮助农户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有效激发了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叶优良告诉记者,截至2022年,河南“科技小院”共培养本科生和研究生700余人,累计开展农技培训2000余场次。培养新型农业主体、基层技术骨干1000余人,培训农户、企业技术人员数百万人次,技术服务面积超2000万亩,节本增收超8亿元。
叶优良(右二)在新乡科技小院带领学生开展科技志愿服务。(叶优良供图)
“‘科技小院’建立了高校、政府、涉农企业、种植大户等结合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把各方资源聚集到科技服务中,立足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技术服务有机结合,推动农业升级,提高了农民收入。”新乡县花生“科技小院”负责人赵亚南说,“十多年来,团队老师和学生们驻扎在生产一线,到田间、进村委、入企业,深入开展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把汗水洒在科技小院,让青春在科技小院里拔节生长,把论文写在丰收大地上。”
“‘科技小院’以其鲜明的零距离、零门槛、零时差、零费用的特色,服务于农户及生产组织,实现作物高产、资源高效。”新乡县朗公庙镇副镇长李颖告诉记者,“科技小院”的师生随时到田间出诊,解决实际问题,科技服务覆盖生产全过程,为农户丰产丰收保驾护航。这项工作很有生命力,可复制,易推广,获得了群众的信任和欢迎。
“科技小院”在河南十几年的实践,证明了其内在的不竭动力。河南省科协副主席、一级巡视员房卫平表示:“‘科技小院’探索多种形式打通科技助农‘最后一公里’路程,将新技术、新品种、新方法输送到农村。未来我们将进一步扩大‘科技小院’覆盖面,争取在河南省每个县至少建立1座‘科技小院’,为河南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省贡献智慧和力量。”
记者: 文成锋
编辑: 杨 越
审核: 雷建树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