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快讯 > 详情

脑脊液清除毒素机制发现有望恢复大脑“衰老处理系统”

2024年8月17日| 浏览:2064次| 字体:
分享到: 
  美国罗彻斯特大学开展的一项新研究表明,逆转与老化相关的影响并恢复大脑的“衰老处理系统”是完全可能的。相关研究发表在最新一期《自然·衰老》杂志上。
  阿尔茨海默病、帕金森病和其他神经系统疾病被视为“脏脑疾病”,这是因为大脑难以清除与这些疾病相关有害毒素。衰老是这些疾病的一个关键风险因素:随着年龄增长,大脑清除毒素的能力会降低。
  2012年,研究人员首次报告了脑淋巴这一独特的大脑毒素“清除器”。脑淋巴系统能利用脑脊液清除正常活动期间神经元和其他脑细胞产生的多余蛋白质,为治疗与大脑蛋白质废物积聚有关的疾病指明了方向。但研究同时发现,在健康年轻的大脑中,脑淋巴系统才能有效清除有毒蛋白质,而随着年龄增长,该系统的效率会降低,为神经系统疾病埋下隐患。
  此次研究人员结合了先进成像和粒子追踪技术,首次详细描述了含毒素的“脏”脑脊液通过颈部淋巴管排出大脑的路径。一旦载满蛋白质废物,颅骨中的脑脊液就需要进入淋巴系统,最终进入肾脏,在那里与身体的其他毒素废物一起被处理。
  研究人员测量了脑脊液流量,观察并记录了颈部淋巴管的脉动——这一机制有助于将脑脊液从大脑中抽出。
  进一步动物实验显示,随着小鼠年龄的增长,颈部淋巴管收缩频率会降低,瓣膜也会失效。与年轻小鼠相比,老年小鼠“脏”脑脊液流出的速度要慢63%。

  最重要的是,研究确定了一种名为前列腺素F2α的药物,能恢复淋巴管功能。F2α作为激素类化合物已在临床上用于催产,已知有助于平滑肌收缩。而淋巴管内衬有平滑肌细胞。当研究人员将这种药物应用于老年小鼠的颈部淋巴管时,收缩频率和“脏”脑脊液流出量均增加,恢复到年轻小鼠的效率水平,进而解决了因年龄增长而导致的大脑毒素清除速度变慢的问题。



来源:科技日报

编辑:贾慧娟

审核:文成锋


上一篇: 我国科学家在肺纤维化研究领域取得新突破

下一篇:纳米镀膜给电子产品穿上防水“外衣”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