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详情

蝴蝶在雨中飞 翅膀为何不沾水

2024年6月11日| 浏览:2491次| 字体:
分享到: 
  如果你观察过雨中的蝴蝶,就会发现雨点对蝴蝶的飞行没有产生任何的影响。雨中的蝴蝶本该是落魄的、艰难的,为什么它能够冲破雨滴的阻碍和束缚呢?
 蝴蝶的名字源于其外形特点。在中国文化中,“蝶”字右边是“枼”,意为“薄翼”,“蝴”即“胡”,形容很大,所以蝴蝶在中国古代意为“有阔大而扁平翅膀的虫子”。蝴蝶翅膀的表面藏有玄机。很多昆虫被雨淋后就飞不起来了,蝴蝶却能保持飞行,这是因为蝴蝶的翅膀用到了“纳米技术”。
  借助显微镜,我们可以观察到蝴蝶翅膀表面上有很多微小的鳞片,这些鳞片并不是随意排列的,而是跟屋顶上的瓦片一样,整整齐齐地叠加并按照前后顺序覆盖在翅膀膜上,形成了一道防水的屏障。而且,这些鳞片之间还有微小的间隙,当雨水在蝴蝶翅膀表面形成水滴时,鳞片之间的间隙可以帮助水滴聚集,从而滑落。
  把鳞片放大后,我们能发现其表面并不光滑,粗糙的样子很像齿轮,上面有一条条凸起的细线。凸起的细线像是齿轮上的齿牙,这种齿牙直径还不到头发丝的千分之一,属于纳米级别。当雨滴落到鳞片上,比针头还细的齿牙会像扎破气球一样,将雨滴分解成很多小水滴,这样就会大大减轻雨水对蝴蝶翅膀的冲击力,并且减少蝴蝶翅膀与雨水的接触面积。同时,这样的结构还形成了引导坡度,让水滴沿着鳞片之间的间隙快速滚落到翅膀边缘。因此,雨点一旦打在蝴蝶身上,只会跟它擦肩而过,而不会淋湿蝴蝶。
  不过,如果真的遇上长时间的狂风暴雨,小小的蝴蝶还是没办法抵抗住大自然的力量,它们会寻找避雨的地方,并且会收拢翅膀以保护自己的身体免受雨水的侵袭。
  蝴蝶翅膀的纳米级鳞片,能对水滴产生发散性的排斥作用。科学家们借助这一原理研制出了超疏水涂料。但目前该材料制作成本高、工艺繁琐,限制了其大规模生产和应用。如果这种超疏水涂料解决了制造成本和制备工艺等问题,将会拓宽其在不同领域的应用,给人类带来极大的便利。

  作者:康素琪
  编辑:罗宇昂
  审核:文成锋

上一篇:高考,为什么定在每年6月份?

下一篇:体感温度VS气象温度,为啥感觉差那么多?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