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详情

智能技术提升司乘体验

2024年8月16日| 浏览:1977次| 字体:
分享到: 

  网约车、无接触配送、智慧停车、道路客运定制服务……近年来,智慧行车场景在深刻改变交通物流和出行服务面貌的同时,也为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便利。

  无人驾驶灵活变道切换自如

  在北京亦庄(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人们可以乘坐自动驾驶的网约车前往大兴国际机场。变道、超车、避让,自动驾驶汽车都能轻松完成,速度可达120千米/小时。

  今年2月,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为百度、小马智行、AutoX安途和文远知行颁发高速道路载人示范应用通知书,授权其智能网联乘用车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航站楼间开展载人接驳服务。这标志着世界首个首都城市机场自动驾驶接驳载人示范场景正式开放。

  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工作办公室有关负责人介绍,自动驾驶接驳载人示范场景在北京大兴国际机场正式落地,是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3.0阶段建设的重要尝试。目前,示范区已在160平方公里范围内建成城市级工程试验平台,实现“车路云一体化”覆盖,累计部署车辆超过800台,为29家测试车企发放了道路测试号牌,累计测试里程近3000万公里。

  “自接送机服务开放以来,大兴国际机场自动驾驶接驳服务受到市民广泛欢迎,预约量持续攀升。”小马智行相关负责人介绍,即使在高、快速路场景中,自动驾驶车辆也可以应对经过高速收费站、上下匝道等常见场景以及临时占道施工、抛洒物等极端问题。当自动驾驶系统发现车道车辆较多且有更优车道时,会评估并尝试变道。变道过程中,车速逐渐下降,转向灯自动开启,方向盘微微转动,汽车平稳地切换至更优车道,表现堪比老司机。

  对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来说,随着自动驾驶行驶范围逐渐扩大,应用场景也越来越丰富,示范区3.0扩区成果不断落地。今年,在已实现160平方公里智能网联道路和智慧城市专网覆盖的基础上,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将再扩440平方公里,拓展自动驾驶应用场景,持续推动高速路、城市快速路测试场景建设,进一步推动北京南站、朝阳站、丰台站、清河站和城市副中心站,以及大兴国际机场、首都国际机场的“五站两场”接驳场景应用,促进相关技术落地,让自动驾驶融入人们日常生活。

  智慧高速智能技术护航出行

  智慧照明灯杆、智能融雪除冰、交通事件AI智能分析……京雄智慧高速公路的便捷通畅令人耳目一新。

  京雄高速不仅是雄安新区“四纵三横”综合立体网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交通运输部第一批智慧公路场景试点项目。这条全长102公里的“智慧之路”不仅将北京和雄安新区紧密相连,还以其全线覆盖的5G专网和众多智能化功能,让驾驶变得更加安全、便捷。

  作为中国移动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联手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打造的国内首条融合“5G专网+北斗高精度定位+国产化服务器”的新时代示范性智慧高速,京雄高速部署了上千个(台)高清摄像头、毫米波雷达、MEC和RSU智能感知设备,构建了伴随式出行服务平台。平台覆盖交通安全、效率、服务三大类16项车路协同应用场景,为网联车、社会车辆的出行提供伴随式信息服务,实现在高速公路场景下的“车路云”高效协同、安全可靠的信息交互。

  沿着京雄高速公路一路前行,每隔40米就能看到1根白色灯杆。灯杆顶部搭载摄像机,收集的数据通过5G网络实时传输。道路两侧密集分布的能见度检测仪、路面状态检测器、车路通信设备、可变信息标志,成为高速公路的“眼睛”“嘴巴”。

  3728根灯杆具备智能感知、智慧照明、雾区诱导功能,安装有可变亮度、可变色温的LED灯具。亮度可以根据天气和车流量状况进行自动调节,既保障了司乘安全,又能降低能耗。

  京雄高速的智慧高速监控中心还实现了全线气象数据采集,可对能见度、温度、湿度、降水量、风向等数据进行监测,为司机提供精准的气象预警预报信息。遇到恶劣天气时,司机可以提前防范,保证行驶安全。

  此外,智慧高速监控中心可以通过发布融媒体信息等方式为人们提供出行建议。利用互联网地图App、交通广播、可变信息板、行车安全诱导系统等多种渠道,智慧高速监控中心可面向社会车辆、工程车辆、网约车等提供差异化的综合道路交通服务。

  智慧停车寻找车位轻松快捷

  随着城市汽车保有量持续增加,“找车位”成为一件麻烦事。集找车位、探路线等功能于一体的城市级静态交通管理平台,恰好可以帮助司机解决“停车难”的问题。

  城市级静态交通管理平台将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数字孪生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停车场景深度融合,推进智慧化、数字化平台建设,打破了城市停车“信息孤岛”,实现停车场的数字化、可视化管理,为车主提供车位查询、车位预订、车位导航、无感支付、订单查询等全流程服务。同时,基于海量停车数据搭建的大数据平台,可以为城市停车设施规划、动静态交通一体化治理提供技术支持和数据服务。

  如今,像这样的智慧停车场景已经在全国各处落地。

  获评北京市首个S3级智慧停车场的北京站地下停车场具有电子缴费、反向寻车、车位级导航等功能,司机出场前还能提前获知周边路况,有效提升了停车体验。

  据介绍,S1级智慧停车场意味着可通过电子地图为用户提供停车场的收费、车位总数、剩余泊位等信息。S2级智慧停车场实现了车位级精确导航。而S3级智慧停车场具备自动泊车等服务,车主下车后,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车辆会去“找”最优车位并停好;车主想取车离场时,只需在手机上操作几下,车辆就会来“找”车主。

  未来,随着物联网、大数据等技术发展,智慧停车场将更加便捷、个性化,与新能源等领域深度融合,为车辆驾驶员带来更多智慧停车场景。

  作者:崔   爽

  编辑:王   珊

  审核:贾慧娟

上一篇:孤独症与儿童肠道微生物组之间存在相关性

下一篇:顶尖运动员脑中的六大“秘密武器”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