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看咱这花椒,串大、粒饱,把枝条都压弯了腰!”8月12日,禹州市浅井镇土门口村的花椒基地里,50多位村民戴着草帽、包着头巾,指尖翻飞,采摘枝头上那一串串红彤彤的花椒。
基地负责人潘战现抹了把汗,笑得眉眼弯弯:“今年老天不给力,我们连浇了五遍水,硬是把60亩花椒园从旱口里夺了回来。再有一周,就能全部收完!”
从荒坡到椒园,不过五年光景。禹州市浅井镇山区的土门口村山多地薄,集体经济如何破局?村两委外出考察后,拍板把花椒种植定为“一村一品”。村里成立合作社,动员群众流转60亩撂荒地,引进省农科院培育的“宝香丹”良种,配套建成小型加工车间:4台烘干机、1台筛选机、1台圆筛子,实现了“当天采摘、当天烘干、当天包装”。“当年买苗真贵,一棵十来块,一亩70棵,4200多棵就花了4万多元。”村干部周彩东记忆犹新。
今年,花椒树进入盛果期,预计可采鲜椒一万余斤,三斤鲜椒出一斤干椒。村里又对包装进行升级,新添打码机、绿箔纸密口机,让山村花椒“穿上新衣”。过去卖产品,如今卖品牌,附加值翻了几番。
作者:田晓业
编辑:杜勇
审核:文成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