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详情

划重点!河南农大专家提醒:玉米灌浆期做好这些事,产量翻番→

2025年8月15日| 浏览:493次| 字体:
分享到: 

       当前,河南省夏玉米生产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阶段。在持续经历高温干旱与局部强降雨的考验后,科学管理尤为重要。连日来,农业农村部玉米专家组成员、河南农业大学刘天学教授,顶烈日、冒酷暑,奔走在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为秋粮稳产增收保驾护航。

      八月的中原大地,骄阳似火。站在一眼望不到边的玉米地里,刘天学教授轻轻拨开墨绿的叶片,仔细查看着玉米的长势。通过前期的实地调研发现,受7月份持续干旱影响,部分区域玉米穗发育受到不同程度抑制。虽然8月份有效降雨缓解了旱情,但前期缺水导致的光合作用减弱、营养供应不足等问题,已对部分田块造成不可逆影响。

      “目前全省玉米普遍处于灌浆期和籽粒建成期,这一时期将持续50-60天,是决定最终产量的最关键阶段。“刘天学教授介绍道。其中约90%的籽粒干物质来自叶片光合作用,约10%来自叶片和茎秆养分的转移。因此,必须在后期管理中保持叶片持绿性,确保水肥供应充足,从而最大化籽粒灌浆和产量提升。

       针对当前田间管理,刘天学教授提出系列专业建议。在病虫害防治方面,他指出“旱生虫”的特点使红蜘蛛、玉米螟等虫害高发,建议采用自下而上的喷药方式,确保药剂覆盖叶片背面,另外,随着玉米根系活力逐渐下降,应通过叶面喷施补充营养。
       建议各地要抓紧开展“一喷多促”作业!刘天学教授补充道。要重点关注高温对穗分化和授粉结实的影响,可喷施磷酸二氢钾、中微量元素水溶肥和抗旱抗逆制剂,着力强授粉、保结实、补养分、促生长;同时要重点关注暴雨影响,加强生长调控和养分补充,及时喷施尿素和磷酸二氢钾。

       针对可能发生的南方锈病等病害风险,刘天学教授强调:“目前田间监测显示,虽有个别田块发现南方锈病孢子,但尚未形成传染链。今年气候条件特殊,孢子存活率较低,不过,我们绝不能掉以轻心。”

       刘天学教授建议农户要像防汛一样做好病害防控准备:“一旦台风过境,我们要立即开展’雨后抢防’。戊唑醇、吡唑醚菌酯等高效杀菌剂要提前备好。”他特别强调,防治时要与“一喷多促”技术相结合,既治病又保叶,为玉米打造全方位的“健康防护网”,近年来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必须增强防灾减灾意识。

       科技服务显担当田间地头践初心。目前,在科技力量的支撑下,河南省夏玉米生产正稳步推进。刘天学教授表示,河南农业大学将继续发挥科研和技术优势,深入生产一线,提供及时、精准的技术指导,全力以赴保障河南粮食丰产丰收,为国家粮食安全贡献力量。

来源:农资宝典

编辑:杜勇

审核:文成锋

上一篇:沁阳市西向镇:“村企联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下一篇:科技助农探茶路,精技深析践真知——河南农大园艺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