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详情

助力乡村振兴,河南农大食品科学技术学院2025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2025年8月19日| 浏览:455次| 字体:
分享到: 

      为响应“乡村振兴”战略号召,推动食品加工产业提质升级,2025年7月18日,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牛转乾坤”团队赴驻马店市西平县上海豪守(河南)食品有限公司,开展牛副产物加工技术与科技服务活动。

       团队一行在公司董事艾伟的陪同下深入生产一线,细致考察了现有加工流程。针对企业面临的腥味去除不彻底、保鲜期短、口感易失脆三大核心难题,制定“三精准”技术方案:精准分析原料特性;精准设计工艺优化;精准复配保鲜剂。经调整后显著改善了产品的风味、货架期和质构特性。

       带队教师白雪原表示:“我们将食品科学技术与企业实际需求深度融合,通过实验室-生产线联动模式,助力企业生产。”企业研发团队负责人对团队成果高度认可:“新技术不仅提升了产品品质,更降低了原料损耗,为企业大幅增效。”

      此次实践是学院“产学研用”一体化育人模式的生动实践。未来,团队将持续开展校企联合研发,以科技力量赋能乡村特色产业,为河南食品加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注入青春动能。正如团队名称所寓意,青年学子正以专业智慧“转”化技术难题,在中原大地书写“技”惠民生的新篇章。

      为实现乡村振兴和“健康中国2030”目标,食品学院组建了12名师生的志愿服务团队,开展“农食微光·童梦‘食’践计划”社会实践活动。活动旨在满足乡村留守儿童的成长需求,利用食品专业知识举办多样活动,增强儿童食品安全和营养健康意识,助力乡村振兴。

      两日活动聚焦儿童健康与发展,包括营养知识讲解、健康饮食习惯培养、团队合作的“美食工坊”环节,艺术课堂激发创造力,结合“真人版食安飞行棋”游戏,深化健康饮食观念。

知识普及——讲解营养素、指导查看食品信息,通过“饮料色素大揭秘”等趣味实验揭示含糖饮料危害,养成健康饮食习惯。

       实践与创造——“美食工坊”和“饮料DIY”环节中,孩子们合作调制“西瓜养乐多”、亲手制作“香蕉酸奶棒”,提升实践技能与团队协作,成果自豪。

        最后,通过“成果展示区”和志愿者亲手定制纪念相册,为孩子们留下美好回忆,促进乡村儿童全面发展。

       这次社会实践活动是一次实践和心灵的交流。志愿者们通过行动和知识,记录下孩子们的真诚时刻、专注劳动和快乐游戏。活动深入学习“健康中国”战略,通过教育和传播知识,点亮孩子们的梦想。

来源:河南农业大学食品科学技术学院

编辑:杜勇

审核:文成锋

上一篇:科技助农探茶路,精技深析践真知——河南农大园艺学院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下一篇:河南省中药材产业联盟成立大会暨第一次理事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