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详情

豫医科普系列之七|“倒春寒”来袭,老年人该如何防范慢性病发作?|春季健康指南1

2025年3月02日| 浏览:3090次| 字体:
分享到: 

“豫医科普”,是由河南省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医师分会联合河南省科技新闻学会,共同打造的权威科普品牌栏目,科普作品作者均为公立医院一线权威中青年专家,同时担任河南省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医师分会的委员。


今年刚进入三月,气温出现了急剧变化,气象部门预报显示局部地区温度下降10℃左右,有雨夹雪伴随大风的恶劣天气。每年春季,当人们以为寒冬已去时,突如其来的“倒春寒”却可能打乱身体的适应节奏。气象学上的倒春寒,特指春季气温回升后出现的持续性低温天气,这种天气变化剧烈,昼夜温差大,对于老年人,尤其患有慢性病的群体威胁极大。据统计,我国每年3~4月因气温骤降导致的慢性病急性发作案例增加约30%,其中老年群体占比超过七成。老年人如何在“倒春寒”中守护健康?

一、倒春寒为何成为老年人慢性病“催化剂”?  
1. 血管的应激反应:气温骤降5℃以上时,人体交感神经兴奋度激增,导致血管收缩、血压飙升。尤其是老年人的对外界的应激反应比较差,跟不上外界环境的变化,增加心脑血管疾病发作的风险。
2. 呼吸道防御缺口:春天干燥,寒冷空气使气道黏膜防御能力下降,病原体更易入侵,造成流行性感冒、新型冠状病毒等传染病流行,进而可能诱发老年人的呼吸系统慢性疾病急性发作,如气管炎、哮喘、慢阻肺等。
3. 代谢调节紊乱:低温环境下基础代谢率提升,老年糖尿病患者易出现血糖波动,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可能升高0.5%~1%。寒冷可能引发血糖紊乱,感冒等感染性疾病也会降低糖尿病患者抵抗力。
4.骨关节问题频发:寒热交加、寒冷刺激可导致关节炎症状加重,寒冷还可能引起关节周围肌肉痉挛,进一步限制关节活动范围,增加跌倒风险,这对于骨骼脆弱的老年人来说尤为危险。
二、面对倒春寒,老年人应精准防护,科学应对  
1.心脑血管疾病  
动态监测血压,晨起、午间、睡前各测一次,波动超过20mmHg需及时就医。建议选用臂式电子血压计,测量前静坐5分钟。遵医嘱将降压药调整为长效地平类药物,如苯磺酸氨氯地平片,可更好控制晨峰血压。  
2.呼吸系统疾病  
遵循“春捂秋冻”,不要因为气温暂时升高就马上脱掉冬装,早晚气温较低时更要注意保暖。头颈部、背部、腹部、足部需重点保暖,外出戴帽子、围巾,穿厚底鞋。保持室温18~20℃,必要时可使用电暖气、空调等,避免长时间低温环境。
3.骨关节疾病  
老年人应穿戴保暖衣物,特别是保持膝盖、腰背等部位的温暖,必要时可使用电热毯、暖手宝等辅助保暖工具,防止关节部位受凉。可以适当配合使用中药熏蒸配方,如艾叶30g、红花15g、花椒30g煮沸熏蒸或泡脚,可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缓解僵硬症状。  
三、倒春寒老年人防范慢性病发作的六大措施
 1. 科学保暖、重点预防
遵循“春捂秋冻”,根据气温变化分层增减衣物,避免过早脱去冬衣。对于头颈部、背部、腹部、关节等重点部位,做好保暖,老年人应穿戴保暖衣物,特别是保持膝盖、腰背等部位的温暖。必要时可使用电热毯、暖手宝等保暖工具,防止关节部位受凉。
2. 饮食调理,增强体质
老年人饮食清淡易消化,多摄入高维生素、优质蛋白食物(如鸡蛋、牛奶、鱼类),多吃新鲜蔬果,减少油腻及海鲜等发物。适量食用大蒜、洋葱、芹菜等“味冲”食材,有助于降低血液黏稠度。每日饮水充足,预防血液浓缩导致血栓风险。
3. 适度运动,循序渐进
老年人应该选择低中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骑自行车、太极拳、八段锦等,避免晨练过早或剧烈活动,运动以循序渐进、适量为原则,在有氧运动基础上适当配合抗阻运动,如哑铃、弹力带等,可以增强老年人的肌肉力量和耐力,改善身体机能。运动量以微汗为宜,体质虚弱者需根据自身情况调整。
4. 优化环境,调适习性
每天定时开窗通风,保持空气新鲜,但避免冷风直吹。保证充足的睡眠,避免过度疲劳和精神紧张。保持情绪稳定,避免情绪波动过大。节制烟酒,低盐饮食,减少心脑血管负担。
5. 规范用药,管理慢病
老年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慢性肺病等患者需遵医嘱持续用药,不可擅自停药。定期监测血压、血糖、血脂,出现头晕、胸闷、发烧、气喘等症状及时就医。
6. 减少外出,避免感染
倒春寒期间,老年人尽量减少外出,尤其避免人群密集场所。如需外出,尽量选择天气晴朗、气温相对较高的时段,并做好防寒保暖措施。外出时佩戴口罩,加强手部卫生,预防呼吸道传染病。回家后及时更换衣物,洗手消毒,减少病菌带入家中的风险。

倒春寒虽为自然现象,但对老年人健康威胁不容小觑。通过科学保暖、合理饮食、适度运动及规范用药,可有效降低慢性病急性发作风险。子女也应多关注老人身体变化,共同守护健康


作者: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老年科副主任医师 刘红亮

编辑:罗宇昂

审核:河南省科协第十届常委会委员、河南省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河南省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医师分会会长、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二级教授/主任医师 陈小兵

上一篇:健康科普丨口腔癌来敲门?——老年人防护指南

下一篇:豫医科普系列之八|全国爱耳日科普:听力损伤如何早期识别,听力如何保护?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