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详情

豫医科普系列之八|全国爱耳日科普:听力损伤如何早期识别,听力如何保护?

2025年3月03日| 浏览:1266次| 字体:
分享到: 

“豫医科普”,是由河南省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医师分会联合河南省科技新闻学会,共同打造的权威科普品牌栏目,科普作品作者均为公立医院一线权威中青年专家,同时担任河南省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医师分会的委员。

      2025年3月3日是第26次全国“爱耳日”,活动主题为“健康聆听 无限沟通”。本次爱耳日主题旨在广泛宣传听力保健知识,引导公众进一步增强听力健康意识,养成科学用耳行为,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生活方式;倡导全生命周期听力健康管理理念,引导公众定期进行听力健康检查,及时接受相关诊疗与康复服务,主动远离噪声污染、耳毒性药物等有害因素。  
一、耳朵的构造及听力健康的重要性
耳朵分为外耳、中耳和内耳。听力是人与外界沟通的重要途径,听力损失不仅影响交流,还可能导致心理和社交问题,甚至增加老年痴呆的风险。因此,保护听力对个人健康和生活质量至关重要。
二、常见听力损伤的原因及处理意见:
1.噪音
     长期暴露在高分贝环境中,如工厂车间、建筑工地、KTV 等,是导致听力损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噪音强度超过 85 分贝,就可能对听力造成损害。
 处理:减少耳机使用,远离噪音环境
     长时间佩戴耳机,尤其是高音量时,会对听力造成损害。建议单次使用不超60分钟,音量控制在60%以内。
2.耳毒性药物
     某些药物,如庆大霉素、链霉素等,可能会对听神经造成损害,引发药物性耳聋。
处理:在医师指导下用药,尽量避免耳毒性药物使用。
3.耳部疾病
    外耳道炎、 中耳炎、突发性耳聋等耳部疾病不及时治疗,可能导致听力下降。
处理:注意耳部卫生,避免频繁掏耳,刺激外耳道皮肤,产生炎症;鼓膜穿孔的患者避免无保护性游泳;作息规律,避免疲劳熬夜导致突发性耳聋;感冒、鼻炎时及时治疗,有些人擤鼻涕时同时捏住两侧鼻翼并且用力呼气,这种错误的擤鼻涕方式会把鼻腔内的分泌物驱入中耳腔,从而引发中耳炎,用力过度还可能会导致鼓膜破裂,要尽力避免,防止炎症蔓延至耳部。
4.年龄增长
     随着年龄的增加,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等疾病的影响,听觉器官会逐渐衰退。
处理:控制血压、血糖及血脂水平,定期复查听力,佩戴助听设备。
三、听力损失的早期识别与干预
常见的早期信号包括:听不清他人讲话,尤其在嘈杂环境中、需要调高电视或收音机音量、频繁要求他人重复话语、出现耳鸣、耳闷感甚至眩晕不适。
一旦发现这些症状,应及时就医,进行听力评估并采取干预措施。
作者: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副主任医师 郭淼

编辑:杜 勇

审核:审核:河南省科协第十届常委会委员、河南省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河南省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医师分会会长、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二级教授/主任医师 陈小兵



上一篇:豫医科普系列之七|“倒春寒”来袭,老年人该如何防范慢性病发作?|春季健康指南1

下一篇:豫医科普系列之九|“倒春寒”对儿童身体机能如何影响?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