豫医科普系列之九|“倒春寒”对儿童身体机能如何影响?
豫医科普”,是由河南省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医师分会联合河南省科技新闻学会,共同打造的权威科普品牌栏目,科普作品作者均为公立医院一线权威中青年专家,同时担任河南省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医师分会的委员。
三月本是春暖花开的时节,但“倒春寒”的突然来袭却可能让儿童健康面临挑战。这种初春气温回升后突遇持续低温的气候现象,不仅影响儿童身体机能,还易诱发多种疾病。“倒春寒”对儿童身体机能如何影响?可诱发儿童哪些疾病?又可以如何做好科学防护措施?
一、“倒春寒”对儿童身体机能的影响
1.免疫系统压力增加
儿童免疫系统尚未发育完善,突然的低温刺激会导致交感神经兴奋,毛细血管收缩,降低局部免疫力,使病毒、细菌更易入侵。此外,气温波动可能扰乱内分泌平衡,影响免疫因子的正常分泌。
2.呼吸系统脆弱性上升
冷空气刺激呼吸道黏膜,导致局部温度降低、血流减少,纤毛运动减弱,清除病原体的能力下降。干燥空气还会损伤黏膜屏障,增加流感、肺炎等呼吸道感染风险。
3.消化功能易受干扰
低温可能抑制消化酶活性,局部冷刺激可影响肠道蠕动,加之儿童脾胃娇嫩,若饮食不当(如过量生冷、油腻食物),易引发积食、腹泻、消化不良等问题。
二、“倒春寒”期间儿童高发疾病及诱因
1.呼吸道感染
常见疾病:普通感冒、流感、毛细支气管炎、肺炎、哮喘急性发作。
诱因:冷空气刺激、室内通风不足、病原体(如流感病毒、合胞病毒、鼻病毒、腺病毒、偏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活跃,空气中吸入性过敏原含量增加。
2.胃肠道疾病
常见疾病:急性胃肠炎、功能性消化不良、积食。
诱因:春季肠道病毒如诺如病毒、轮状病毒活跃,极易导致胃肠道感染性疾病流行;再加上饮食寒凉(如冷饮)、油腻食物过量,或餐具清洁不彻底。
3.过敏性疾病
常见疾病:过敏性鼻炎、湿疹、荨麻疹、儿童哮喘急性发作。
诱因:春季花粉、尘螨增多,叠加冷空气刺激,易诱发免疫过度反应,导致过敏性疾病高发。
4.心脑血管隐患
潜在风险:低温导致血管收缩、血液黏稠度增加,可能诱发先天性心脏疾病患儿出现不适。
三、科学防护措施:六大维度守护儿童健康
1.合理“春捂”,灵活增减衣物
“洋葱式”穿衣法:内层选透气纯棉内衣,中层加保暖毛衣或卫衣,外层穿防风外套,便于根据温度增减。
重点保暖部位:头部、颈部、腹部和足部。避免过早换单鞋,“脱秋裤”,可选择轻便棉鞋,防止“寒从脚起”。
判断冷热标准:触摸孩子后颈,温热为适宜,发凉需加衣,出汗则减衣。
2.饮食调养:增强体质,平衡营养
四忌原则:忌燥热(如辛辣、重口味食物)、生冷(如冰饮)、油腻(如肥肉)及高糖零食,以防内燥或积食。
推荐食物:
辛温散寒类:生姜、大蒜、洋葱,可煮水或入菜,驱寒杀菌。
时令蔬果:春笋、菠菜、草莓,补充维生素和膳食纤维。
优质蛋白:鱼肉、鸡蛋、豆制品,促进免疫球蛋白合成。
过敏儿童注意:慎食海鲜、芒果等易致敏食物。
3.科学运动与作息管理
运动时间:避开清晨雾气重、污染物多的时段,选择日出后或下午3-5点,此时阳光充足、空气清新、气温回暖。
运动强度:以快走、慢跑、放风筝等低强度活动为主,避免剧烈运动后大汗着凉。
睡眠保障:学龄儿童每日睡眠不少于9小时,早睡早起,避免熬夜影响免疫力。
4.居家环境卫生与疾病预防
通风策略:每日开窗3-4次,每次30分钟,优先选择午睡后和晚间,避免早晚低温时段。
物品消毒:被褥、衣物定期晾晒,利用紫外线杀灭螨虫和病菌。
减少聚集:避免带儿童前往商场、影院等密闭公共场所,降低交叉感染风险。
5.日常护理细节强化
出汗处理:运动后及时用干毛巾擦汗,待皮肤干燥后再更换衣物,切忌立即脱衣或洗澡。
手部卫生:外出归来、餐前便后务必洗手,使用含酒精的免洗洗手液辅助清洁。
鼻腔护理:干燥天气可使用生理盐水喷雾湿润鼻腔,增强黏膜防御力。
6.心理调适与健康监测
情绪管理:通过亲子游戏、户外探索缓解儿童因天气变化产生的焦躁情绪,维持良好心理状态。
症状观察:若出现持续咳嗽、发热、腹泻等症状,及时就医,避免延误治疗。
四、特殊人群的针对性防护
过敏体质儿童:外出佩戴口罩,回家后更换外衣并洗脸,减少花粉接触,注意回避过敏食物。
慢性呼吸道疾病患儿:遵医嘱备好吸入预防药物,避免冷空气直接刺激呼吸道;减少聚集,降低呼吸道病原交叉感染机会;出现咳嗽、胸闷、发热症状即时就医。
脾胃虚弱儿童:日常可食用山药、小米粥等健脾食物,配合腹部按摩促进消化。
结语
“倒春寒”为自然气候现象,不仅影响儿童身体机能,还易诱发多种疾病,但通过科学的防护措施,家长可有效降低其对儿童健康的影响。关键在于“防寒不捂汗、营养不积食、运动不过量、卫生不松懈”。唯有从日常细节入手,精心呵护,才能帮助孩子平稳度过冷暖交替的“倒春寒”,拥抱健康成长。
作者: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小儿呼吸内科副主任医师 朱志杰
编辑:杜 勇
审核:河南省科协第十届常委会委员、河南省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河南省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医师分会会长、河南省肿瘤医院(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河南医院)二级教授/主任医师 陈小兵
上一篇:豫医科普系列之八|全国爱耳日科普:听力损伤如何早期识别,听力如何保护?
下一篇:豫医科普系列之十|解锁科学减脂密码,开启健康生活新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