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了冠心病为什么要吃七分饱?
王叔叔最近每次吃饱饭后都会觉得心前区疼痛,憋闷不适,休息或者需要含服药物后症状才能缓解。不明所以的王叔叔来到医院,经过一系列检查被诊断为冠心病。医生告诉王叔叔,以后吃饭要七分饱,还要保持情绪稳定,避免过冷过热的环境。王叔叔很纳闷,冠心病和吃饱饭有什么关系呢?
其实,这主要是因为:
1、饱食后会增加心脏负担
进食后,大量血液流向胃肠道,帮助消化吸收,若过饱,心脏则要增加泵血强度,来维持全身的血液循环,这对于冠心病的患者而言,会引发心肌缺血,造成心绞痛或心梗。并且,饱食后胃部膨胀将膈肌抬高,导致胸腔空间被压,体积减小,心脏舒张功能会因此受到影响而引起心前区不适的症状。
2、饱食后增加代谢负荷
过度饱食,尤其是进食大量高油、高脂、高热量的食物后,会导致高脂血症及血糖升高,从而使血液粘稠度增加,促进血栓形成,增加了血管被堵塞的风险。并且,长期饱食会加剧胰岛素抵抗,加速动脉粥样硬化的进度,最终导致冠心病而引发症状。
3、体重增加
过度饱食,缺乏运动,会使体重增加,导致肥胖。而肥胖是冠心病的独立危险因素。因此,每日饮食七分饱,有助于减轻体重,避免体重增加而增加冠心病的风险。
得了冠心病该如何进食呢?
对于冠心病患者,应该少食多餐,每日可以5-6餐,避免单次过量进食;可以适当优化自己的饮食结构,进食低GI(升糖指数)碳水化合物,这些食物,可以让我们消化缓慢,血糖平缓上升,比如燕麦、豆类、绿叶蔬菜等。增加优质蛋白食物,比如鱼类、鸡胸肉、蛋类、奶制品、豆类等和富含膳食纤维的蔬菜等;限制饱和脂肪比如动物内脏,油炸食品等;再有就是控制进食速度,因为细嚼慢咽可以让我们提前产生饱腹感,避免过量摄入食物,导致饱食。
所以,像王叔叔这样的冠心病患者,进食七分饱是饮食管理的重要策略,通过改变饮食结构及进食习惯,可以减少饮食摄入,减轻心脏负荷、改善代谢紊乱和降低急性心血管事件的风险,加之协同药物治疗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可以大大提升自己的生活品质。
作者:中国协和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马芳芳、夏莹
编辑:杜勇
审核: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沈建中 副主任医师
上一篇:春日不“敏”感,乐享每一刻
下一篇:“吃点再睡”还是“饿着睡”?这3类人建议别饿肚子睡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