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 禹州大地山清水秀、绿意盎然, 全民参与共筑绿色家园的热潮涌动, 一个生态宜居、 美丽富饶的绿城正向我们走来。
“我们山上的空气好、风景好,转上一圈,既锻炼身体又愉悦心情,现在农村的幸福指数可高了!”禹州市无梁镇无梁村村民贺晓娟提起这些年山村的变化,满面春风。 这些都得益于禹州这些年来深入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坚定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通过实施一系列有力举措,废旧矿山重披绿装,森林覆盖率稳步提升,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全市林业生态建设成果斐然。
“绿色”成为乡村振兴新底色
3月13日,走进禹州市无梁山地公园,一弯清湖映入眼帘,湖面如镜,波光粼粼,映照着四周如画的美景。拾级而上,红叶林、落叶林、桃花园、樱花园错落有致,树木挺拔如哨兵,守护着这片绿意盎然的土地。置身其中,令人心旷神怡,流连忘返。
这座傍山而建、环坡而上的山地公园原是禹州市卧龙山遗留的废弃矿坑。曾经的过度采伐让这里山体裸露、植被稀疏。然而,现在经过土地平整、客土回填等精心治理,如今这里已荒山披绿、植被再生,变成了“春有花,夏有荫,秋有果,四季常绿”的森林公园。
废弃矿山如何变身幸福公园?禹州的答案是: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
“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这一理念在无梁镇得到了生动实践。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绿色”成为无梁镇发展的鲜明底色。火热的具茨山山地越野赛、浪漫的王家庄杏花节,享誉四方的“大木厂小米”……环境改善带来的红利让群众实实在在受益。 如今,无梁镇的林业生态建设成果正在禹州各地复制推广,成为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力量。
“我们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无人机巡林、卫星遥感监测等,实现了对森林资源的全天候、全方位监管。另一方面,加强了对林业违法行为的打击力度,建立了快速反应机制,确保一旦发现违法行为能够迅速查处。”禹州市林业发展中心主任丁旭阳介绍,目前,禹州还积极推进智慧林业建设,通过建设林业大数据平台,实现了对森林资源的精细化管理。
科技创新是推动林业生态绿色发展的强大动力。近年来,禹州紧跟时代步伐,在林业科技创新方面,积极引进和推广新技术、新品种。通过实施科技兴林战略,林业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显著提升。高效低毒农药、生物防治等绿色防控技术的推广使用,有效减少了化学农药的使用量,保护了生态环境。同时,加强与科研院所的合作,共同开展林业科技攻关,推动林业产业转型升级。
科技创新不仅为林业生态绿色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还激发了林业发展的新活力。林下经济的发展、生态旅游等新兴产业的兴起,都为林业生态绿色发展开辟了新途径,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还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多元化发展。
林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离不开广大群众的积极参与。为此,禹州市多措并举,激发社会各界对林业工作的关注和支持。通过举办讲座、展览、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普及林业知识,提高公众对林业资源重要性的认识。同时,积极搭建平台,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林业资源的保护与管理中来。
如今,又是一年植树季,处处洋溢着生机与希望,禹州广泛动员社会各界人士参与到全民义务植树活动中来。大家挥锹铲土、栽种植树,为禹州的林业生态建设再添一片绿。梁北镇政府工作人员尹松峰表示:“今天是植树节,我们一百多名党员干部和群众在梁北镇黑龙庙村一起种下了这片小树林。接下来,我们会安排专人用心管护,让这片绿色茁壮成长。”
为确保林业资源的安全,禹州全面推行林长制,建立市、县、乡、村四级林长体系,明确各级林长职责和任务。同时,组建专业护林员队伍,负责日常巡护工作。林长制的实施促进了部门协同、公众参与,形成了全社会共同保护森林资源的良好氛围。 如今,禹州林业生态建设的画卷正徐徐展开,一个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美丽城市正缓缓走来。
作者:张文君 张昆仑
编辑:杜勇
审核:文成锋
上一篇:铆足劲头 干出美好生活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