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上海市自然科学研究系列科技传播专业职称评审,不再将论文或专著列为硬性要求;在副高级职称评审中,独立或作为第一作者在主流媒体发表新兴产业或前沿科技相关科普文章可作为评审指标。据报道,近期,多名颇有影响力的自由科普人获评上海市科技传播高级职称。
科普对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着重要作用,对提升全民科学素养具有重要意义。很多科普工作者把难懂的科学知识讲得妙趣横生、深入浅出,让科学知识更加通俗易懂,受到很多人喜爱,促进了科学知识传播。然而,由于科普职称评价体系不健全,科普工作者特别是自由科普人面临的缺乏职业认同、上升渠道狭窄等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科普人才队伍建设和科普事业发展。
上海市开设科技传播中高级职称评审通道,并面向科技传播市场,以科技传播职称评审的方式挖掘市场化的科普领军人物,有助于激发科普人才的创造活力,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的科普人才队伍,传播科学知识、弘扬科学精神,构建大科普格局。
不只是上海市,如今,越来越多的地方尝试打通科普人才发展梗阻,向拥有一技之长的科普人才敞开怀抱。比如,陕西省近日印发通知,提出在陕西省自然科学研究系列职称中增设科学技术普及专业,设初级、中级、高级三个层次,在该省相关机构和社会团体中专职从事科普管理、科普研究、科普创作、传播推广、校外科技辅导和其他科普实践的人员,以及专业从事上述科普工作的自由职业者均可申报。这些创新举措,对于增强科普人才获得感,提高科普人才质量和科普工作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科普工作是一项长期任务,需要绵绵用力、久久为功。继续用好职称评价“指挥棒”,把从事科普工作的“千军万马”调动起来,激励更多爱科普、做科普的人才发挥才能。这样,全社会创新创造潜能必将进一步释放,从而进一步为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和科技强国建设培厚土壤、夯实根基。
作者:许君强
编辑:贾慧娟
审核:文成锋
上一篇:让“科普之翼”更有力
下一篇:让人才与事业实现双向奔赴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