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技 > 详情

于柯平:以高端智力赋能河南高质量发展

2025年10月05日| 浏览:661次| 字体:
分享到: 

河南省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调研启动会在郑州召开

       中流击水,奋楫者进。“十四五”收官在即,“十五五”谋篇蓄势,在这个承前启后的时间节点,河南省党政领导与院士专家座谈会调研启动会的召开,以11位院士领衔10大课题的“智力军团”模式,为河南破解发展难题注入了关键力量。这种“国家战略+地方需求+院士智慧”的协同机制,既是对习近平总书记“两高四着力”重大要求的实践回应,也是河南以高端智力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生动探索。

破解发展难题,需先找准“病灶”。此次调研课题历经“广泛征集——多层论证——精准聚焦”的科学过程,从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协同之困”,到高端装备制造业的“卡脖子”难题;从粮食生产数智化的“转型之需”,到数智医疗下沉基层的“民生之盼”,10个课题个个直指河南发展的“关键处”与“薄弱点”。中国生态学学会聚焦黄河河南段存在“产业与生态”“发展强度与资源承载力”的双重矛盾,中国工程机械学会瞄准河南高端装备“智能控制系统、精密部件依赖进口”的短板,这些来自一线的问题剖析,既符合河南实际,也切中发展要害。唯有如此精准“把脉”,后续的“开方抓药”才能有的放矢。

汇聚高端智慧,关键在“对症施治”。相较于普通调研,此次院士领衔的调研有两大鲜明特点:一是“解决方案导向”,中国科协明确要求拿出“可操作、能落地”的建议,而非空泛的理论探讨;二是“长效协同机制”,河南不仅要短期的调研成果,更要通过此次活动搭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与地方发展”的长期对接平台。河南省科协主席刘晓永强调“调研不是甲方乙方的简单协作,而是全国学会人才优势与河南组织网络优势的深度融合”,正是这一思路的集中体现。以黄河流域生态保护调研为例,自然地理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傅伯杰将带领团队,既整合河南智慧黄河建设的现有成果,也借鉴其他流域治理的成功经验,最终将形成兼顾生态保护与产业发展的系统性方案。这种“既懂技术、又懂地方”的调研,才能真正为河南高质量发展解难题、开新局。

智力成果的价值,终究要靠“落地转化”来检验。此次调研并非“一调了之”,项目落地伊始就建立了“成果跟踪落实机制”——对院士专家的建议分类梳理,逐项对接成具体政策或项目;对调研中发现的共性问题,推动上升为省级乃至国家级政策建议;对有合作潜力的技术成果,促成院士团队与河南企业的深度对接。正如中国科协战略发展部部长申金升所言,要通过调研实现“三个目标”:为河南党政领导决策提供参考,为国家“十五五”规划贡献河南智慧,为院士专家成果转化搭建舞台。这种“短期见效与长期赋能”相结合的思路,让智力资源不再是“一次性消费品”,而是成为推动河南可持续发展的“长效动能”。

当前,河南正处于全面崛起的关键时期,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高端智力的支撑。相信随着调研的深入推进,这些来自全国的“最强大脑”,必将为河南破解发展难题、谋划“十五五”蓝图提供宝贵思路,为奋力谱写中原大地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篇章贡献科技力量。

作者:河南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吕晓 文/ 杜勇/图

编辑:杜勇

审核:雷建树

上一篇:于柯平:以科普之钥开启传统节日新内涵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