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详情

“聪明药”能提高考试成绩吗?

2024年6月07日| 浏览:2600次| 字体:
分享到: 

       2024年高考今日拉开帷幕,全国各地的中考也将在近日举行。近段时间,各类“聪明药”广告充斥网络平台。这些广告瞄准了中高考考生和家长的考前焦虑心理,宣称“服用后精力充沛”,能够“提升专注力、短时间内提高成绩”,颇有迷惑性。网传的几种“聪明药”主要包括利他林、阿德拉、莫达非尼等在我国精神药品品种目录中,这些都属于国家管制的精神药物,除用于适应症治疗外,不能用于其他非医学目的。

      其中,利他林是目前治疗注意力缺陷多动障碍(ADHD)的主要药物之一,并不能增进记忆力或分析能力。阿德拉的主要成分为苯丙胺,是一种中枢神经兴奋剂,在我国尚未批准上市。莫达非尼是一种觉醒促进剂,主要用于治疗嗜睡症。

       滥用这类药物会抑制或损坏青少年的大脑神经发育。如果长期或大剂量使用,还会产生一些精神症状,例如易怒、抽搐、兴奋、失眠、嗜睡、头晕、抑郁、情绪不稳定、定向障碍、幻觉,甚至躁狂。这些药物还具有不可忽视的成瘾性,为了提高学习成绩而贸然使用这类药物,可能会对青少年后期的人际关系、学术成就和事业发展产生严重的不良影响。

       其实,适度的压力会带来个体的生理唤醒,有助于充分发挥个人潜能,能够帮助考生在考场上表现得更好。而针对小部分紧张过度的考生,即使不借助药物,也有其他方法能够帮助他们调节情绪。焦虑的反面是付诸行动,只要考生制定合理的期望目标,做好规划并按时完成,在努力的过程中就能够获得自信和满足感,帮助缓解压力。考生可以在上考场前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比如对着镜子大声说“我能行”来给自己打气,或者回想过往成功的经历,增强自信心。

       此外,部分考生家长过于担心孩子在考场上的发挥,但又不知道该怎么才能帮上忙,结果也出现了焦虑情绪这种情况极大可能会反过来影响孩子的状态所以家长要保持冷静、平和的态度,在考试期间只要做好日常亲子沟通和后勤服务即可。比如,家长帮孩子准备好科学搭配、营养均衡的三餐,但不要突然改变孩子平时的饮食习惯,也不要过度进补。一定要注意食品安全,防止病从口入。

 

作者:

编辑:罗宇昂

审核:文成锋

 

上一篇:关注“头”等大事 远离这些误区

下一篇:2024年6月“科学”流言榜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