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详情

谨防六大防暑降温误区

2024年6月26日| 浏览:3703次| 字体:
分享到: 

  夏日炎炎,面对酷暑高温,只要开空调、喝冷饮就可以健康“避暑”了吗?有些防暑降温的方法虽然能让人享受暂时的清凉和惬意,却会让健康受损。要远离那些习以为常的降温误区。


  误区一:白天在户外才会中暑
  中暑跟人体所处环境的温度、湿度、通风条件等相关,并不是只有在太阳下暴晒才会中暑。即使是室内,如果环境高温高湿、密闭无风,同样容易导致中暑。老年人、慢病患者、婴幼儿、孕产妇、体型肥胖者等,都是室内中暑的高危人群。

  一般情况下,夏季家中湿度以30%至50%为宜,在湿度、气流都正常的情况下,居室适宜温度在21至32℃之间。可通过使用空调或风扇调节室内温度,或是在气温较凉爽的早晨和傍晚,以开窗通风的方式进行降温。


  误区二:消暑主要靠空调
  天热时,很多人都离不开空调。事实上,长期在空调环境中生活,人体温度调节能力、免疫力都会降低,一旦置于高温环境中,反而更容易中暑。

  使用空调时,室内外温度差以不高于10℃为宜。在进室内前10分钟开启空调,出门前10分钟关闭空调,并开窗通风。尽量避免空调冷风直吹,必要时可以安装挡风板。


  误区三:喝冷饮更消暑
  喝冷饮只会产生片刻的凉爽感及短暂的心理安慰,并不能真正消暑。如果过度依赖冷饮,不仅会使身体的降温机制受到干扰,也会导致机体自身散热能力下降,还会对肠胃功能产生不良影响,引起腹痛、腹泻等消化系统问题。

  要饮用温开水(20至25℃)可促进人体排汗,将体内热量带出,达到消暑降温的目的。出汗较多时可适当补充一些盐水,弥补人体因出汗而失去的盐分。另外,夏季人体容易缺钾,从而感到倦怠疲乏,含钾的温茶水也是极好的消暑饮品。


  误区四:大量喝水更解渴
  突然大量喝水会反射性加大出汗量,增加钠、钾等电解质的损失,让人产生越喝越渴的感觉。此外,喝水太猛甚至可能造成人体电解质紊乱,引发头痛、水肿、血压升高、心率减慢等情况。

  建议采用匀速、小量、间断的补水方式,小口喝、缓慢咽。每次喝水100至150ml为宜。如果觉得不够解渴,过3至5分钟后可再喝一点。体力劳动或爬山、跑步、游泳等运动后,即使口渴难耐,最好也先坐下来休息一会儿后再喝,给身体一个缓冲时间。


  误区五:冷水澡的降温效果更好
  冷水澡会给身体制造一种“环境变冷了"的假象,让身体产热增加、散热减少,因此冷水澡并不比温水澡更降温。此外,天气炎热,人体易流汗,此时的皮肤毛细血管属于扩张状态,若突然洗冷水澡,会刺激血管收缩,引起不适,如出汗不畅、心悸、头痛等情况。

  洗澡的水温应控制在38至40℃比较适宜。如果的确需要用冷水降温的话,推荐从四肢开始,让身体有一个适应过程。


  误区六:穿化纤面料衣服更凉快
  夏季人体出汗多,化纤面料的衣服虽轻薄,但吸水性、透气性不好,皮肤很难通过汗液蒸发进行散热,因此穿这类面料的衣服并不会使人感到更凉爽。
  为了便于汗液蒸发,夏季应穿吸水性、透气性好的衣服,如棉、麻、丝等天然纤维制成的衣服。同时,考虑到对流散热,穿宽松一些的衣服会更凉爽,如领子、袖口、裤腿等开口部分,不宜过瘦过紧,以利于通风散热。

  来源:人民网科普
  编辑:罗宇昂
  审核:文成锋

  

上一篇:2024年6月“科学”流言榜

下一篇:电风扇+矿泉水瓶秒变“制冷神器”,有科学依据吗?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