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详情

李连珍:知行兴本草,引领中药材高质量发展|巾帼智汇“她”故事

2025年3月10日| 浏览:2538次| 字体:
分享到: 

       编者按:在“三八”国际妇女节来临之际,为展现河南省女性科技工作者在科普、科研及弘扬科学家精神传承中的卓越贡献,弘扬新时代女性力量,河南省科协特推出“巾帼智汇‘她’故事”系列报道,通过真实、生动的故事,传递女性科技工作者的专业精神与榜样力量,激励公众投身科技创新和科学普及事业。

        李连珍,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中药材系系主任,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河南省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河南省药学会中药天然药物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民族医学会信息与大数据分会理事。

   

        因与“药圣”李时珍仅一字之差,河南省首席科普专家、河南农业大学中药材系系主任李连珍的名字,经常让初识者惊叹其名与职业高度契合,而在深入了解她的个人经历后,也让人无不赞叹她与中医药学确有不解之缘。           
      圆梦中医,投身高校科教一线   

      因祖父常年从事中医外科,李连珍幼时就对中医情有独钟。1997年,在高考填报志愿时,她毫不犹豫就选择了河南中医药大学中药制药专业。 2004年,硕士毕业后的李连珍,以优异的成绩加入了河南农业大学农学院。2011年,她又在北京中医药大学完成博士学业。

      从参加中药学研究伊始,李连珍就见证了中药材产业的巨大变革。2002年,《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试行)》《中药材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认证管理办法(试行)》相继颁布,推进中药材规范化生产、加强中药材质量控制、促进中药材产业标准化现代化成为业界共识,中药材产业迎来了提速发展的全新阶段。

      次年,河南农业大学聚焦产业所需,以国家级重点学科作物学为依托建立中药材系,开始招收中药学专业本科生。这不仅为李连珍提供了充满机遇的发展平台,也开启了她在中药学领域的精彩征程。

       随后,李连珍参与了中药学新专业本科教学计划的制定和修订工作,撰写了中医学基础、中药学、中药药理学等6门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和课时计划,开设相关实验课,编写相应教学文件,为专业建设提供支撑和依据,为新专业的良性发展奠定基础。

      多年来,李连珍承担国家级、省部级教学科研20多项,发表论文40多篇,先后荣获河南省高校青年骨干教师、河南省教学标兵、河南省文明教师、河南省创新创业优秀指导教师、河南省教学技能竞赛一等奖、河南省教育科学成果二等奖等荣誉奖励20余项。 

    创新生态农业,助力产业发展   

    界沟镇位于虞城县南部,因为比邻药都亳州,当地药材种植规模较大,产业优势突出,是河南省农业农村厅命名的首个“中药材之乡”。 

      作为河南省中药材产业科技特派员服务团团长,李连珍携团队时常在当地开展生产技术培训,对种植大户和产业带头人普及中医药文化知识、中药材生产和开发的关键技术。 

      在服务团的指导下,界沟镇探索了“林药间作,粮药间作,药药间作”新模式,建立了5000亩紫苏GAP生产基地,被列为“优质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镇”,辐射带动周边乡镇发展中药材,使全县中药材种植实现了由单一化、零星化向规模化、产业化转变,推动当地中医药产业步入高质量发展快车道。 “界沟模板”只是李连珍和团队用科技力量推动中医药产业发展、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一个缩影。

  

      豫东平原的紫苏,伏牛山的连翘、丹参、柴胡、金银花、黄精,大别山的牛至、苍术……依托服务团等55个社会服务项目,李连珍和团队教师的足迹遍布中原大地,每年下乡培训中药材种植带头人5000余名,累计帮助带动数万家庭实现致富增收。 

      2022年12月27日,我省发布了《关于加快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中药材产业发展再次迎来全新起点,对此,李连珍表示,河南农大中药材系将乘势而上,着眼中药学学科科学研究、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继续做强特色、实现跨越,为我省中药材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科技、智力、人才支撑。 

      以“知行本草”把理论带入实践   

      巴基斯坦留学生扎纳布·法蒂玛来河南农业大学攻读硕士学位已有半年多了,除了日常学业,导师李连珍还给她布置了一项特殊任务——在龙子湖校区餐厅三楼的茶饮店担任“销售员”。 这家名为“知行本草——药食同源茶饮”的店铺,外观与坊间的果茶店、奶茶店装修风格相仿,但实则内有乾坤,走近便令人眼前一亮。

 

      除了销售的饮品皆为中药茶,店铺外侧的显眼位置还装潢了数十个小型透明展柜,里边放置了各种中草药,旁边还印制了草药名称和药效等内容。

      店铺门口还放置了一套桌椅,桌子上摆着一台带有显示器的仪器。在研二学生张博的引导下,一位体型偏胖的食客在桌前进行了脉诊和面诊操作,数分钟后仪器列出了一系列答复。

扎纳布·法蒂玛的中文表达还不太流利,看到屏幕显示“痰湿体质”,她慌忙用手指着商品介绍,示意对方可以购买“人参元气水”“五指毛桃祛湿水”来改善体质。

      张博和扎纳布·法蒂玛都是跟随李连珍的硕士生,同时也是李连珍开创的“知行本草”团队成员。师生团队十余人秉承“知行合一”的理念,通过理论和实践、传统和现代紧密结合,潜心研究本草。

       “团队以药食同源品种为研究对象,旨在通过实践创新培育中药养生品牌,通过科普活动讲好中医药故事、传播中医药文化。”李连珍表示,当下,中医药科普不仅帮助大众正确认识中医药的独特价值与科学内涵,避免盲目跟风或误解偏信。同时,通过科普还能促进中医药在现代社会的创新发展,使其在健康事业中发挥更大作用。

作者:河南科技报全媒体记者 丰硕  

编辑:杜勇

审核:雷建树


上一篇:宋晓娜:创新诞生在坚持和合作的交汇点|巾帼智汇“她”故事

下一篇:雷振生:在耕耘中践行“争先”使命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