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大教授下乡解难题 ,禹州桃农丰收有“良方”
“前几天农大教授来园子里特意嘱咐,采摘桃子得选八成熟的,果皮底色泛黄、果顶微微发软的,这样才耐运输,到市场上放两天口感正好。之前总觉得摘熟点好,结果运到半路就烂了不少,听了教授的话才知道,这采摘时机也有大学问,高校专家真是帮了我们大忙!”7月8日清晨,在禹州市方岗镇昌王村,果农尹葵迎捧着刚摘下的桃子,脸上满是丰收的喜悦。
时间回溯到7月4日下午,一场别开生面的“田间课堂”就在这片桃园里精彩开讲。河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教授团队深入方岗镇东炉村、石坑村、昌王村等三个代表性果蔬种植园,用专业知识为当地桃产业发展精准把脉,为果农们送来了科学“及时雨”。
活动当天,教授团队刚抵达桃园,便受到果农的热情迎接。随后,专家们一头扎进桃林深处,仔细询问种植面积、种植品种、树龄结构、树形管理等关键细节,不放过任何一个影响桃树生长和桃产业发展的因素。“每一个细节都可能关系到果农一年的收成,关系到桃产业的长远发展。”团队的连晓东教授说。
在石坑村果树种植园,一株根部发黑、叶片卷曲的桃树苗引起了大家的关注。该村党支部书记段小永小心翼翼地托起树苗,满脸焦急地向专家求助:“教授您看看,这树苗种下去快半年了,但长势一直不行,浇了好几次水都不见好!”教授团队立刻俯身蹲下,认真查验树苗,轻捻土壤观察墒情。经过细致诊断,张海朋教授指出:“这是典型的由于重茬种植造成的生长缓慢,光浇水不行,得用有机肥进行土壤改良。”随后,教授当场开出“药方”,不仅详细说明了有机肥配比,还耐心讲解操作要点,让在场的果农们受益匪浅。
走进昌王村果树种植园,面对新栽幼树,教授现场进行手把手示范教学。“这种‘Y’形幼树不能剪太重,保留45度角的主枝,侧枝留3芽短截,这样将来挂果量能翻番!”教授专业且实用的指导,让昌王村党支部书记刘光军连连称赞:“教授真是一语点醒梦中人!这比俺们自己摸索三年都管用!”
这场零距离的技术指导让果农们如获至宝。教授们带来的解决方案,成功破解了困扰果农多日的生产难题,质朴的笑容洋溢在每一位果农脸上,现场气氛热烈而温暖。这笑容背后,是果农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对科技改变命运的坚信。
“专家下基层,把论文写在大地上,为乡村产业注入了硬核科技力量。我们将积极与河南农大建立长效合作机制,推动地方资源与高校智慧深度融合,以科技引擎驱动产业升级,夯实乡村振兴基石。”方岗镇副镇长张彦培说。
作者:刘锐豪
编辑:杜勇
审核:文成锋
上一篇:9部门发文深入实施2025年家政兴农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