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元旦刚过,人们没有盼来隆冬久违的降雪,却迎来了姗姗来迟的流感病毒。国家流感中心监测数据显示,2025年第一周我国南、北方省份流感病毒检测阳性率继续上升。流感病毒感染以后,有些人症状轻,可仅仅表现为发热、头痛等症状有自愈倾向,高风险人群如高龄、免疫力低下者也可发生重症感染危及生命安全。那么,想要在这个流感病毒肆虐的季节好好保护自己的家人,该怎么做呢?您需要了解以下这些问题:
1问:哪些人容易得流感?
答:人群普遍对流感病毒易感。流感疫苗接种后也仍有感染的风险,但可以有效降低疾病的严重程度,因此疫苗接种对于重症流感高风险人群非常重要。
2问:哪些是重症流感的高风险人群?
答:部分人群感染后出现严重并发症的风险较高,称为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老人、5岁以下儿童、孕妇以及有基础性疾病的的患者等。例如尿毒症患者、血糖控制不佳的糖尿病患者、恶性肿瘤患者、严重营养不良者、使用抗排异药物的器官移植受者(如肾移植、肝移植、心脏移植、肺移植)。
3问:在流感流行季节,日常生活中如何预防流感?
答: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儿童不要带病入托,青少年避免带病上课。高风险人群建议少去人群聚集场所,去时建议佩戴口罩;咳嗽、打喷嚏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然后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室内勤通风,规律作息,均衡营养,避免过度劳累,保持自身免疫力。
4问:流感有哪些有效的预防方法?
答: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最有效的手段,可以显著降低接种者患流感和发生严重并发症的风险。流感疫苗每年都需要接种,流感季来临前是接种的最佳时期,一般在入冬前。如果流感季已来临,对于尚未接种流感疫苗的孕妇、老年人、慢性病患者、低龄儿童等高风险人群,也应尽快进行接种,仍能起到很好的预防保护作用。
5问:什么情况下要预防性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答:预防性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是高风险人群、无法接种流感疫苗人群、疫苗效果不佳人群预防流感的辅助手段,特别是与流感患者有密切接触史时,或曾照顾、与确诊流感者共同生活,或医务人员曾暴露在有可能接触流感患者呼吸道飞沫和(或)体液的环境中,推荐预防性使用抗流感药物。也可咨询专业医生后预防性使用抗流感药物。
6问:如何预防性使用抗流感病毒药物?
答:暴露前的预防用药可选择口服奥司他韦或吸入扎那米韦,暴露后的预防抗病毒药物包括奥司他韦、扎那米韦及玛巴洛沙韦,药物预防性使用时需参照说明书选择合适的种类、剂量、适用年龄并注意预防使用的禁忌证。也可咨询专业医生后使用。
7问:流感病毒感染后有什么症状?
答:流感主要表现为发热、头痛、乏力,发热时体温可高达39~40℃,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怕冷、打寒战,肌肉关节酸疼症状也比较常见,有些人食欲不好,不想吃饭;嗓子痛、咳嗽、鼻塞、流涕、眼结膜充血等症状也比较常见。比较严重的情况有持续高热不退、呼吸急促、呼吸困难、严重呕吐或腹泻、神志改变等。
8问:家人发烧了,怀疑得了流感,在家该怎么照顾,能吃什么药,什么时候需要去医院看病?
答:怀疑得了流感,建议居家休息。尽量单间居住,保持房间通风,减少与共同居住者的接触机会。尽可能由相对固定的一名非流感高危人群的家庭成员照顾、接触患者,近距离接触患者时应佩戴口罩。家庭成员,尤其是流感高危人群应尽可能避免与流感患者密切接触。需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咳嗽和打喷嚏时应使用纸巾、毛巾等遮掩口鼻。 清淡饮食、少食多餐,适合食用清淡的粥类、软面条等。有头痛、发热、全身肌肉酸痛等症状者,可酌情使用解热镇痛药,如对乙酰氨基酚、阿司匹林、布洛芬等。如出现持续高热,伴有剧烈咳嗽、呼吸困难、神志改变、严重呕吐与腹泻等重症倾向,应及时就医。患者去医院就诊时,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9问:医生怎么诊断我得了流感,会开些什么检查,这些检查有什么特点?
答:在流感流行或暴发期间若出现急性呼吸道症状、全身症状或慢性疾病发作(如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心力衰竭)等情况,可仅凭临床判断做出诊断。医生通常会开血常规、流感病毒抗原或核酸检测来帮助诊断。流感患者的白细胞计数在病程早期表现为正常或偏低,在病程后期可能升高。抗原检测特点是特异性较强、操作简便、耗时短,结果阳性通常可以明确诊断,但灵敏性相对较低,抗原阴性时不能排除感染。核酸检测灵敏性和特异性都很高,结果阳性通常可以明确诊断,阴性基本可排除感染。
10问:流感可以自愈,如果出现重症,还有办法治疗吗?
答:一般无需积极抗病毒治疗,以对症处理、休息,一般一周以内即可痊愈。高风险人群感染容易引发重症,因此应以预防为主,推荐接种流感疫苗,或有密接风险时使用预防性抗流感病毒药物。重症病例表现有持续高热大于3天,伴剧烈咳嗽、咳血痰或胸痛;呼吸困难;神志改变如反应迟钝、嗜睡、躁动或惊厥;严重呕吐或腹泻,可导致脱水;合并肺炎;合并心肌炎、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不全。重症病例应尽早抗病毒治疗以减轻症状,减少并发症,缩短病程,降低病死率。在抗病毒治疗的同时,应通过一些生命支持手段如使用呼吸机、体外膜肺为治疗争取时间。
撰稿:河南省人民医院 张文平
编辑:罗宇昂
审核:河南省科协第十届常委会委员、河南省科技新闻学会理事长、河南省医师协会医学科普医师分会会长 陈小兵
上一篇:宫颈癌筛查的方法有哪些?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