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普 > 详情

年纪轻轻记忆力怎么变差了

2024年10月24日| 浏览:4512次| 字体:
分享到: 

  在日常生活中,你是否曾经有过手里拿着手机却满屋子找手机;明明刚放下钥匙,转眼间却忘得一干二净。这些看似微不足道的事儿,常常让人心生疑惑——年纪轻轻,为何记忆力大不如前?为了解开这一谜团,记者专程采访了郑州市第七人民医院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孙光明,请他为我们深入解析记忆力减退的原因。

  记忆力减退的年龄界限

  在探讨记忆力减退的问题时,我们首先需要明确一个前提:记忆力下降在中老年人群中是普遍现象。

  孙光明指出,人体的各项机能,包括记忆力,在达到巅峰后都会逐渐走向衰退。一般来说,这个巅峰期在25岁左右。在此阶段,记忆力会进入一段相对稳定的平稳期。但到了五六十岁,尤其是六七十岁之后,记忆力下降的趋势就会逐渐明显。

  值得注意的是,这种记忆力的衰退并非全面性的。死记硬背的能力可能会逐渐减弱,但有联想的记忆力、有技巧性的记忆力可能因为生活经验和阅历的丰富而得到提升。因此,一部分人虽然年龄增长了,但并不觉得自己的记忆力有明显下降。

  三四十岁人群记忆力减退的原因

  对于三四十岁的人来说,如果出现记忆力减退的情况,多数原因并非是大脑病变,而是一种功能性的记忆力减退。这种减退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情绪、睡眠等因素占据了重要地位。

  孙光明表示,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都可能对记忆力产生影响。这些情绪问题可能导致注意力不集中,使得人们在接收信息时无法全神贯注,从而影响记忆的形成和巩固。如果存在情绪问题,要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和治疗。

  在实际诊断中,医生会仔细询问患者的记忆力下降情况,包括下降的程度、表现形式等。因为有些人可能只是主观上感觉记忆力不如以前,实际上并没有明显的记忆力下降。对于这部分人来说,他们的问题是注意力分散,而非记忆力减退。

  也有一些人是真正的记忆力下降。他们有时会反复询问同一件事情,或者在很短的时间内无法记住刚刚发生的事情。对于这类患者,医生需要对他们进行客观的检查,包括认知功能评估和记忆力测试等,以确定他们是否存在器质性的问题。

  睡眠不好对记忆力的影响

  睡眠是大脑进行记忆巩固和整合的重要过程。如果睡眠质量不佳,大脑就无法有效地将白天学到的知识储存在记忆中,从而导致记忆力下降。

  孙光明解释说,睡眠不好的人往往会出现白天犯困、精神不振的情况,这是因为他们的大脑在夜间没有得到充分的休息。工作压力大、晚上大脑兴奋导致入睡困难;晚上摄入过多的咖啡因或茶多酚等物质,使大脑无法得到充分的休息;抑郁、焦虑等情绪问题导致的睡眠障碍等都会影响睡眠质量。

  出现睡眠问题的人可以尝试培养规律的作息习惯、减少晚上的咖啡因摄入、进行适当的放松和冥想等。

  总体来说,年纪轻轻就出现记忆力减退的情况并不罕见。这与多种因素有关,其中包括情绪、睡眠等因素以及潜在的器质性问题。因此,在面对记忆力减退的问题时,我们要综合考虑各种因素,并采取有针对性的措施来改善和提高记忆力。同时,保持健康的生活方式和积极的心态也是预防记忆力减退的重要手段。


  作者:本报全媒体记者 文成锋

  编辑:罗宇昂

  审核:雷建树

上一篇:一刷牙就出血未必是上火

下一篇:膝盖“咔咔”响 自然现象还是健康警钟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