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滥用危害多,如何避免?
抗生素是指来自自然界、天然的、在微生物(包括细菌、真菌、放线菌属)生长过程当中分泌的,通过干扰细菌的代谢过程而呈现抑制细菌或杀灭细菌作用的物质。然而,随着抗生素的广泛应用,抗生素滥用问题日益严重,给公众健康带来了诸多隐患。抗生素滥用不仅会对个人的健康产生不良影响,还可能对社会和公共卫生系统造成长期危害。本文将探讨公众在使用抗生素的过程种可能存在的滥用情况及危害,帮助大众更好地认识合理使用抗生素的重要性。
一、抗生素滥用的主要形式
1.自行用药:许多人在感冒、发烧时,未经医生指导自行购买并使用抗生素,认为它能快速治愈所有感染。然而,感冒通常由病毒引起,抗生素对病毒无效。
2.广谱抗生素滥用:有些患者要求使用强效的广谱抗生素,以期快速见效,而医生也可能为了保险起见开出广谱药物,导致滥用。
3.用药疗程、剂量不足:部分患者在症状稍有缓解后立即停药,或自行调整用药剂量,或未遵医嘱完成整个治疗疗程,这些也是滥用行为。
二、抗生素滥用的危害
1、细菌耐药性
耐药性是指细菌通过变异或基因交换,变得不再对原本有效的抗生素敏感,导致这些抗生素失去疗效。随着抗生素在临床上的广泛使用,细菌耐药性越来越严峻,而且“超级耐药菌”的出现使人类的健康又一次受到了严重的威胁。这使得治疗常见的感染变得困难,治疗过程变得更复杂,治疗时间延长,甚至面临更高的死亡风险。
耐药细菌的传播不受国界限制,如果不加以控制,未来可能会导致所谓的“超级细菌”广泛传播,威胁着全球公共卫生。这些细菌对现有的抗生素几乎完全耐药,导致原本简单的感染也可能成为致命威胁。
2、破坏正常菌群,引发二次感染
由于受到抗生素的影响,正常菌群的种类和数量都会发生变化。抗生素对体内有益菌的杀伤,会为某些耐药性较强的有害细菌提供生长机会,导致菌群失调。严重的菌群失调可以导致机体出现一系列临床症状,主要见于长期应用广谱抗生素治疗的患者,其体内对抗生素敏感的细菌被大量杀灭,而不敏感的细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等则乘机繁殖,引起假膜性肠炎、白色念珠菌性肺炎等,也就是临床上所谓的二重感染,进而给疾病的治疗带来很大的麻烦,产生严重的不良后果。
3、不良反应的增加
抗生素的滥用还可能增加药物副作用,如肝、肾功能损伤等。
4、治疗成本增加
抗生素滥用引发的耐药性和二次感染问题将直接导致治疗成本的上升。当常规抗生素无法有效治疗感染时,患者需要接受更加复杂和昂贵的治疗方案。这不仅给患者个人带来沉重的经济负担,也给公共卫生系统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三、如何合理使用抗生素
1、不自行购买抗生素,特别是针对感冒等病毒性感染,应避免滥用抗生素。
2、遵医嘱用药:抗生素的使用必须严格按照医生的处方,患者不能自行决定药物种类、剂量和疗程。即便症状缓解,也应完成整个疗程,以确保彻底清除感染菌。
3、积极查找致病菌,抗生素对不同的菌群具有不同的杀菌效果,针对性选用抗生素,可以避免二重感染等副作用。
抗生素滥用带来的危害不仅影响个人健康,还对全球公共卫生构成威胁。耐药性细菌的出现使得许多常见的感染变得难以治疗,增加了治疗成本和风险。为保护自身健康和社会公共卫生,合理使用抗生素至关重要。遵医嘱使用抗生素,减少不必要的健康风险,共同维护一个健康、安全的生活环境。
四川天府新区籍田中心卫生院 倪春燕
上一篇:儿童保健中的中医理论有哪些
下一篇:儿童骨折康复期间如何避免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