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综合 > 详情

沁阳市西向镇:“村企联建”绘就乡村振兴新图景

2025年8月14日| 浏览:547次| 字体:
分享到: 
      “鲁伊肉业有限公司建成以来,为我村解决了30余名劳动力就业问题,每年为我村增加集体收入10万余元,给我们村带来很大的帮助。”北鲁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陈联行说。

      8月12日,在沁阳市西向镇的清河村和北鲁村交界处,一座现代化的肉牛屠宰加工厂正隆隆运转。走进车间内,工人们身着统一工作服,动作熟练而专注,在各自的工位上处理着牛肉产品。

      “我就是北鲁村的,在这儿上班,既不耽误接送孩子,又不耽误照顾老人,工作也比较轻松。”员工原梦伟在工作间隙向记者介绍道。
      沁阳市鲁伊肉业有限公司自2023年成立以来,不仅迅速成长为年屠宰量超万头、年产值达3.5亿元的产业新星,更成为西向镇探索“村企联建共发展”模式的生动注脚。一头牛,“牵”出一条村企携手、强村富民的振兴之路。


       目前,该公司每日屠宰牛30-50头,年营收2100万元,可增加8个村集体经济收入,带动80人就业。其中,为做好稳就业工作,设置了不低于30个的公益性岗位。
“村里积极对接上级项目资金,帮助建设标准化厂房和设备,大大减轻了前期压力。不少村民主动来应聘,经过培训很快就能上岗。相比从外地招人,不仅人工成本减低了近三成,队伍还更加稳定,省去了频繁招工的麻烦。项目从落成到现在运行得非常顺利。”企业负责人陈林介绍说。
鲁伊肉业有限公司与西向镇各村的“联姻”,超越了简单的投资建厂。它通过清晰的利益联结机制、扎实的就业岗位创造和对困难群体的精准帮扶,将企业发展的动能转化为乡村振兴的势能。



      据了解,目前该公司肉牛屠宰加工厂房建设项目以及加工设备采购项目为西向镇解住村、东高村、北鲁村等8个村,每年累计增加村集体收入60余万元。
鲁伊肉业的崛起,得益于西向镇“深挖细研、精准推动共建”的策略。近年来,西向镇以“五星”支部建设为主线,积极探索“村企联建”共发展的工作模式,以企兴村、以村促企,双向破解要素分散难题,推动村企共谋产业、共享发展。利用上级财政衔接资金803万元,企业快速完成厂房建设与设备升级。除此之外,西向镇积极整合村内闲置厂房、土地、人才等资源要素,组织村街与企业签订联建协议,推动联建企业以资金、技术、市场等优势赋能乡村产业,带动联建村集体经济增长。


      在西向镇,像这样的企业还有很多。企业在当地投资设厂,不仅增加了村集体收入,也为本村村民提供了就业机会。村委会将村集体收入投入到民生实事上,通过修建道路、铺设污水管网、美化环境等,进一步改善人居环境,村民幸福指数不断攀升。
      近年来,西向镇通过结对,先后盘活、征迁建设用地2000余亩,争取衔接资金1600万元,增收村集体收入294万元,带动就业1000余人。镇党政班子成员全程跟踪推进,定期调度、协同解决项目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协调解决产业发展难题163个,促成村级产业项目10个。

       2025年,西向镇入选“镇域经济中部六省100强第68位”“2025中国中部地区综合竞争力百强镇第91位”,成为焦作市唯一上榜乡镇。
      “下一步,西向镇将深入贯彻市委八届十次全会精神,坚持‘1351’总体发展思路,持续以‘五星支部’建设为重要抓手,深化‘一村一企一品一业’发展模式,让‘村企联建’成为乡村发展的强大动力,为乡村振兴持续赋能。”沁阳市西向镇党委书记李云峰表示。
作者:李治齐 尤惠彬

编辑:杜勇

审核:文成锋

上一篇:荒坡变椒园,“红果果” 摇出致富新希望

下一篇:划重点!河南农大专家提醒:玉米灌浆期做好这些事,产量翻番→

报纸期刊

河南科技报
农家参谋

咨询: 0371-69333566     电话: 136-7336-5366    邮箱: 470363313@qq.com     地址: 河南省郑州市金水区政七街13号2号楼

Copyright 2018-2025 科技新闻网 AII Rights Reserved     科技新闻网版权所有,未经书面授权,不得复制或建立镜像     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证《编号: 41120200005》

豫ICP备06011472号-3     网站版本号: v2.2 更新日志     技术支持:全息数字科技